复苏之龙(3)

    法家离政治最近,可偏重技巧。儒家的政治技巧不如法家那样精细,但由于强调了精神方面,影响的范围更广泛。

    在前面,我将拥戴盟主的古代部族联盟用原始国家一词来表示。处于盟主地位的农耕部族,让奴隶从事农耕,自己居住在城郭里,构成了都市国家的形式。《尚书·酒浩篇》中所谓殷的“五服”是指以城郭为中心,在周围同心圆里居住的五个阶层旗下的部族,即侯、甸、男、采、卫。住在离城郭最近地方的是与盟主部族关系最亲近的“侯”,稍远地方住的部族是“甸”,与侯相比处于略微疏远的关系中。

    这种“五服”形式是他们意识中的天下,其面积如从整个中国来看微乎其微,只是黄河中部流域一带的弹丸之地。

    这个天下在不断地扩大,过于扩张就会产生分裂,分裂后又会出现几个附属中心。

    春秋战国正是这样的时代。将这种时代视为中国的混乱期,或者衰退期是错误的。周王朝也许是不安定的,可从整个中国来看,文明圈扩大后,一个盟主部族就无法控制了。这不是衰退期,而是充满活力的成长期。

    在各地方的中心,一旦形成几个城郭城市,就能从中央王朝获得半独立的权力,他们各自拥有自己的“五服”,从而形成了国家的雏形。这个时期不是混乱期,应称为顺从扩张的调整期。

    虽说是战国时代,却没有进行连绵不断的战争,社会意外地安定。学术和艺术的发达使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工商业繁荣,技术进步。如果没有某种程度的安定,就不会出现这种景象。

    最后,西部落后的秦国实施了灌溉工程和运河建设等富国强兵的政策,成为强大的国家,终于统一了天下。

    如果秦国也和其他国家一样不思进取的话,那么局面将呈胶着状态,一半的国家并存,中国就会出现现在欧洲似的状态。

    秦的始皇帝,就是凤中之凤。

    然而,即便一统天下,不知何时也可能再次分裂。中国大陆依然存在着欧洲化的危险。

    秦朝灭亡过早。

    万幸的是,另一只雄健的凤展开巨大的羽翼,将秦朝的遗产全部归为己有。这就是汉代高祖刘邦。

    但危险并没有消失。

    为了防止中国分裂,即使增强军事能力,建立制度,严肃法纪,这些东西经过漫长的岁月也有腐朽的可能。

    而有一种不会腐朽的东西,它能永久地防止中国分裂。那个东西就是——中国应该统一成为一个世界。这种确信存在于人们的心里。

    汉王朝采用儒教,在不知不觉中用凌驾于军队和法律之上的强韧力量保护了中国。汉王朝总会有崩溃的时候,而中国却得到了保护。

    与其说孔子所主张的是政治技巧,不如说是政治理想。他的理想主义规定:中国的天下应是由一位圣王来统治的一个国家。

    孔子从尧、舜、周公等古代人物中寻找圣王像,也许已被装饰化、理想化,但孔子讲述先王之道的激情,却像火焰一样在人们心中燃烧。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篇》)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文明的扩张期,诸侯割据各地执掌政治,这是天下无道所致而已。如在有道的时代,则必须由天子,而且是圣人天子来统治。

    正因为是圣人,其统治的天下才不能分割,其光芒应照耀所拥有的世界。——孔子如此说。

    秦朝的始皇帝统一天下是现实法家的重大胜利。然而,人们确信这种统一超越了王朝更替,应该永远延续下去。这种确信是提倡理想的儒家的胜利。从胜利的程度来说,儒家一方更大些。

    我可能过于赞美孔子了。

    中国以统一的形式(有时是物质的,有时是精神的)能延续至今,也并非没有其他理由。

    在春秋战国时代,盛行全国规模的交流,应可列为理由之一。例如,外交使节、人质、俘虏等的交流;或者诸侯招聘人才,文化人前来应聘的周游、游说等人才交流;同时还促进了学术、知识以及技术的交流,就连政治联姻也对这种交流起到促进作用。除此以外,从地理水系来看,也有中国意外地易于统一的观点。

    可是,这种程度的情况与欧洲应没有多大差别,而且欧洲还属于以基督教为中心的相同文化圈。这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等国家。从面积来看,春秋时代诸侯的一个国家就可同上述国家相匹敌。

    中国由秦朝统一后,又经历了多次分裂,既有三国鼎立的时代,又有南北朝对峙的时代,还有更被零碎分割的时代。可是,就连生存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也认为眼前的状态是不正常的,而统一才是正常的状态,对此没有半点怀疑,现在也是如此。

    孔子的儒教对中国大概也有毒害之处,但将中国是完整的、是不可分割的世界这一信念镌刻在人们心中的功绩,必须给予高度评价。

    可以说孔子是精神领域的龙凤。

    如同我前面所谢绝的那样,关于评价孔子,我力不从心,只能敬而远之。

    现实世界中的龙凤,我要另外寻找。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