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特点辨别病色

我们的脸色可能随着一天中早上、中午、晚上的时间变化而变化,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而有些轻微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不是因为生病而引起的,而是正常的客色或变色。如果脸色不随着时间、季节发生变化,那才是不正常的。而疾病引起的脸色变化,就是病色,它既不同于主色,也不同于客色,更不同于变色。它是疾病的征兆,也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改变,还可以提示我们身体的康复。

病色受到历代中医的重视和关注,是色诊最重要的依据。病色也是我们最重视的。

我们黄种人正常的面色应该是红黄隐隐,而且是明亮、润泽、含蓄的。尽管每个人的主色都有区别,但从总体来看,红色和黄色都有各自固定的分布区域、一定的交界规律和限度。常色会随着季节气候的改变发生相应的客色,还会随着生活环境与条件的改变发生相应的变色。

病色的特征就是气色的异常。气色改常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六种。

第一种是气色太过,通俗地说就是面色“变得太深”了。正常面色的主要颜色由红色和黄色构成,当红色和黄色加深了,或者是红色和黄色中的一种颜色加深了的时候,就是气色太过了,这一般是由于患有实证,邪气强盛所致。

第二种是气色不及,也就是面色“变得太浅”了,达不到正常的限度。比如红色太浅了,或者是黄色太浅了,或者是两种颜色都太浅了,这就是气色不及。气色不及一般是由于患有虚证,正气不足而导致的。

第三种是一色独显。正常颜面五官的气色为红黄隐隐,健康时的主色由红色和黄色按照一定比例构成,如果患病以后红色或黄色中的一种颜色完全消失,只剩下另一种颜色仍然保留在面部,而且非常突出、明显,称为一色独显。一色独显就是病色。一色独显中的“一色”是与主色相比较而言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患病之前的主色具备红、黄两种颜色,现在只剩下其中的一种;二是剩下的颜色显得非常突出。依据这样的条件,如果主色本来就只有一种颜色,如黄色,或者一种颜色并不突出、明显,都不能称为一色独显,也就不是病色。在黄种人群中,特别是在中老年黄种人群中,黄色明显的情况尤为常见,但并不一定是病色。

第四种是特色显现。正常面色为红黄隐隐,一般没有其他的颜色,如青色、黑色等掺杂其间。如果在颜面五官上出现了正常时不应该显现的颜色,如白色、青色、黑色等,这些不应该存在而现在显现在颜面五官上的特殊颜色就是病色。当然,具体什么是“特色”还要看具体情况,比如说,大多数黄种人的主色偏黄,但黄种人的主色相互之间差异很大,三岁之前的儿童和很多妇女主色原本就比较白,或者红白隐隐,白里透红、红里透白,那么,这种白色的显现并非病色。这时,为了分辨原来的面色,可以采用“三对照”方法。

第五种是色不应时。我们的面色会随季节气候的改变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春季略青、夏季略红、秋季略黄、冬季略灰,这些都属于正常的客色。如果颜面五官的气色没有按照这种既定的规律发生变化,而是呈现出违背常规的颜色,或者虽然发生了季节性的变化,但是要么太过要么不及,都称为色不应时,这也是病色的常见形式。

第六种是色不应位。正常面色是红黄隐隐,红中有黄、黄中有红,两种颜色比例适当、各有主次、各居其位。一般人由于颧颊部位的毛细血管分布比较丰富,毛细血管襻开放的数目又比较多,所以多数人颧颊部位的红色比较明显;而黄色则显现在颜面五官的其他部位,红色和黄色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而是逐渐移行混合,再逐渐转换。特别在妇女或青少年人群中,这一特点最为明显。无论红色或黄色,如果出现在本来不应该出现的部位,这时显现的面色就是病色。

只要具备上述六种特征之一,便可以判断为病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