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和业界一直期待着信息公开。而说真话需要勇气,更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广信和粤企的选择就说明了这一点。须知,世上本没有免费的午餐。唯有今天一次次付出较小的代价,才能避免未来一次性地付出无法承受的巨额代价。
本月以来财经界有两件大事非常引人瞩目:一是中国信托业“老二”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下称“广信”)因严重资不抵债,正式宣布破产清盘,债权人注定将遭受重大损失;二是广东省政府驻港“窗口”粤海企业集团(下称“粤企”)因面临债务危机,召开债权人会议,要求暂缓还款、继续借贷,以求重组成功。
广信的外债加上或然债务总计375亿元人民币,占到该公司所有债务的8成以上;粤企涉债总计29.4亿美元,要求在1至4月延期的债务高达11.7亿美元。两家公司的相关消息前后在1月10日和12日公之于世,在香港引发了一场红筹国企股的小股灾,近期内,新一轮中资企业信贷紧缩已成定局。
没有人认为这种情形是绝对的好事。不过仔细想来,中国能按市场经则走出今天这一步,实在也是很大的进步。这里不谈破产抑或重组的其他经济理性含义(利弊),仅广东两家金融财团在此过程中能够打开财务“黑箱”,表现出某种公开性与透明度,就是最可贵的事情。因为公开正是市场中的阳光。
至迟从1996年中农信关闭算起,中国就已经开始了对问题金融机构严加整肃的步伐,相继关张的金融机构有四家以上。但除广信外,人们从来都无从知晓那些机构究竟问题何在,负债几何,更不知由什么人来承担责任。由于国家代为偿债、始终封闭作业,整肃中确实保持了市场暂时的平静,但不利于同类机构接受经验教训,更无助于推动中国金融业一些根本性问题的解决。金融市场上以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还是无法得到改善,以盲目性为前提信用缺乏理性支持,极易出现动摇。
舆论与业界一直期待信息公开,而说真话需要勇气,更需要付出相应代价。广信和粤企的实践就是证明。须知,金融市场同样没有免费的午餐。唯有今天一次次付出较小的代价,才能避免未来一次性地付出无法承受的巨额代价。其实,信息公开不仅有助于市场消除盲目性,准确地获悉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且可以揭开黑幕,暴露出企业管理不善乃至腐败横行的种种劣迹。此次粤企重组由美国高盛公司担任财务顾问,香港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进驻查账,整个集团多头投资、负债累累的混乱状况很快昭然于世。香港一些红筹经理们就在议论:如果都让这样的公司进来看账,咱们哪家看不出问题?可见许多问题机构或潜在问题机构有意黑箱作业,不愿信息透明,除了维护公司虚假信用,很可能掩盖着既得利益者不可示人的私心。
此次广信与粤企事件的处理也有令人遗憾之处,主要是由此暴露出中国金融法制的严重不完善。近年来,国内业界一直在呼吁通过处理问题金融机构的法规条例;1998年10月广信关闭后,海内外金融界不少人都估计很快会有关闭金融机构的条例或临时信托法紧急出台。不想三个月后广信被迫选择破产时,相关法律法规无一问世,广信申请破产只有依据《企业破产法(试行)》(1986)和《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1996)。后两者不仅远非完备,而且主要针对国有工业企业,显然无法切合实际需要,也影响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公信力。
至于粤企重组,全部在香港操作,自有当地较为完备的游戏规则做支持,但又因此映衬出内地法规不全的现实困境。重组较之破产,是市场提供的更为积极的解决问题机构的手段,未来必将较多地用于不良资产重压下的中国金融机构。正因此,目前在金融机构债务重组及金融债权方面的法律缺位也就更加令人担忧。
细细把握今年来中国经济生活的脉搏,可以察知其中最突出的信号就是金融整顿的加速度。回过头来看,去年关闭三家金融机构等动作只不过是轻松的序篇,唯今年来广信破产、粤企重组、建设银行组建资产管理公司、信托业行业重整等一系列大举措酝酿出台,才真正à?开了中国金融业整顿与重建的大幕。在这里,广信和粤企所作的选择既是对于昨天的回答,也是为明天进行的实验。未来中国金融业重整的道路还会很长很难走,唯愿这路上能够阳光充足,法成令修。
-199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