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块地

  

自从智瑶上次当众侮辱赵氏老大,谁都明白,两家的矛盾已经不可化解。赵无恤身为一族之长,竟然受到如此侮辱,别说自己不好意思,传出去连赵氏族人都不好做人。怕什么就来什么,很快,赵氏老大被人侮辱这件事传得街知巷闻,谁干的我就不说了,反正智瑶是等不及了,一山不容二虎,智瑶决定清理一下晋国这座山头上的闲杂人等。

经过二十几年的锤敲锻打,智瑶已经蜕变为一个玩弄政治和权力的老油条。赵家人的那块地盘他盯了也不是一两天了,可赵氏一家人就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家不光不惹事,咱们找事儿人家也不掺和进来,这可难为了以“智”字开头的老大哥。

有困难就有解决困难的办法,晋国再也容不下四家共同存在了,智瑶是这么想的:“如果这世界还有天才,那一定是我本人;如果这世界只能容下一个人,那也绝对是我。”

有时候他也纳闷,像赵无恤那样老实巴交的人何以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难道一直缩着头就是他们所谓的生存之道?哦,太不可思议了!

通过不断努力,智氏终于有了对付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的方法,四个字概括:食果去皮。

一句最通俗易懂的哲理:老太太吃柿子——挑软的捏。

智氏以国君的名义向其他三家征地,要的不多,一百里封地。

大家心里都明白,国君还要地干什么啊?都成那个样子了,哎,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啊。前面说了,国君即使再怎么着,那总是精神上的领袖吧,智瑶狠就狠在这。名义上,土地是国家的,国家呢是国君的,你不过是个给地主干活的长工,占着土地还不给了怎么着?

如果真是国君要地,三家还真没当回事,关键就是国君后面有智瑶撑腰,不知道当时有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词语,如果有的话,可以用了。

三家还是比较弱势的,老韩家给了,老魏家虽然不情愿但也痛快地答应了。智瑶高兴地等着坐收三百里土地,没想到平常表现得软绵绵的赵无恤在这个时候竟然威风了一把。赵家回答得很干脆:不给!

一个不给得罪了三家人,连晋国国君都没有理由护着你了。好吧,这是国家征用你的土地,还由得你做主,智、魏、韩三家完全有理由替地主消灭了你这个不听话的长工。

赵无恤跑了,他之所以敢拒绝,因为他有拒绝的理由。智瑶所要的赵氏皋狼之地要到了赵氏的命根子上,那是赵氏飞黄腾达的开始,那是周天子赐给赵家的第一块封地。无恤之所以敢拒绝,他还有拒绝的资本,如果闹翻,智氏不一定能够一口吃掉自己。与其总是委屈地活着,不如痛痛快快地搏一把,即使是死,也要像男人那样死去。

幸好祖上给他留下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如坐针毡的华丽座椅,更重要的是一座坚城——晋阳。

即使是这样,赵无恤在跑路的时候还有多种选择。他的下属建议赵氏家族退守长子城,理由是长子城防坚固。

赵无恤摇摇头,那都是强迫民力修建的,怕人民不会尽力守城。

有人建议,邯郸怎么样,粮食充足。

赵无恤摇头,那都是搜刮而来的,人民不一定玩命杀敌。

赵无恤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张孟谈开口了,四个字解决问题,莫如晋阳。

赵无恤耳边似乎响起了父亲熟悉的声音,那是很久以前,父亲曾经说过“异日国家有难,必往晋阳!”

五十年前那场战争犹在眼前,范氏、中行氏率兵围困晋阳,赵氏一族凭借坚固的城防保住了家庭根基,进而胜利反攻。无恤认为,晋阳不仅是一座坚固的城池,更是赵氏一族的福地。

不知道赵无恤会不会明白,“福”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凭什么晋阳是赵氏福地?为什么长子和邯郸不是呢?

这个我来回答。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刚才无恤已经总结出两条,坚固的城防和充足的粮草。但是,这就够了吗?

不够,我们从中提炼出最精华的部分,两个字:民心。

这就是战争取胜的关键。

最早对晋阳城进行大规模营建的是赵氏家臣董安于,不久后就迎来了范氏和中行氏攻城事件。鉴于晋阳城在战争中经受的考验,所以在董安于之后,赵氏继续城防修建,其规模大大地超越前次。

加固城防,轻徭薄赋,一直到公元前455年赵无恤退守晋阳,这里的人民已经度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安稳生活,现在接受考验的时候到来了。谁也不会预料到,这将是晋阳城建成以来最惨烈的一次考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