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来到东四前炒面胡同表姐家已经晚上8点多了。
四姑家四口人:四姑、四姑夫、表姐、表姐夫。四口人住三间房,虽是四合院的“倒座子”,却也算宽敞。
正所谓“姑表亲,辈辈亲,砸断了骨头连着筋”,四姑见到我格外地亲,加上她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待我便如亲儿子差不多。而我却觉着很不好意思:大老远来的,竟然两手空空。当时,我手头只剩2分钱,那一毛给了公共汽车的售票员。
表姐仍如我前几年见过的那样好看,大眼睛,白皮肤,一头的自然卷发。而表姐夫乍一看,却实在配不上她--表姐夫身材矮小,貌不惊人。更令我吃惊的是,一个在北京教语文的,讲起话来还有点地方口音,后来得知,他原籍是河北农村的。
我开始有些纳闷儿:表姐怎么这样没眼光?再一想,我似乎找到了原因:表姐“家庭出身”不好,我那四姑夫伪满时当过军官,算是“历史反革命”。忽又想起北京站关于“狗崽子”的那条标语,表姐能嫁出去已属不易,还能住在北京,更是值得庆幸的事。于是我也就见怪不怪了,更何况经过一番长聊,表姐夫给我的印象相当不错。
表姐夫虽有点“怯口”,却特别能说。他先夸我讲话没有东北口音,又说来北京这么多年,他的普通话一直说不标准。由此我看出:他很敏感,也很聪明。他心里非常清楚他的弱点,于是他来个先发制人,把你的第一印象自己先抖搂出来,感觉是自谦,其实透着自信。
这一招儿给人印象很深,多年后我也使过。比如,一次主持晚会,我的搭档是位名模,她身高1米83,再穿上高跟鞋,整高出我一头,并肩一站,观众就乐了。
我没乐,只是无声地侧脸仰视着她,心甘情愿地让反差效果多停留一会儿,观众笑得更欢。
一直等笑声没了,我才开口:“有志不在年高,有才不在身高,我就喜欢和高个儿女孩子在一起,因为人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的女孩儿能愿意和他在一起,这小个子必是有什么特别的本事。”
观众哄堂大笑,掌声如雷。我轻松而自信地主持下去。
自信当然不能盲目。当年表姐夫的自信是有理由的。对我这么一个高中学生而言,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的表姐夫真是个大文学家,大学问家。文学是他的本科,自不必说。聊起历史乃至政治经济国际形势来,他也能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他似乎特钟情于鲁迅及其作品,讲起来更是如数家珍。我俩谈得兴起,话题自然涉及现实。
我冷不丁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要是鲁迅活到今天,会怎样?”
他张了张口,好半天没说出话来。
最后他苦笑了一下,说:“时候不早,睡吧。”
第二天,四姑给了我两块钱,我自己去了天安门广场。
《我爱北京天安门》,这是当年流行的一首歌,也是我多年不散的情结。这个“结”从那个夏日开始总算是系上了。
那天我把天安门广场和周遭地带足逛一通,又信步走进中山公园。在“五色土”旁边,我碰见一个穿衬衫还打着领带的年轻人,是黄种人。中国人现在还有这打扮?只在爸爸早年的照片上见过类似的装束--还有遭到批斗的庄先生,就是因为一身洋装惹的祸。
那阵也不懂盯着人看是欠缺礼貌的,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发现他也正在看我,还向我走来,招呼道:“你好。”
他的发音听来很别扭,洋腔怪调的。外国人!朝鲜战友?越南的“同志加兄弟”?哎呀,该不会是“蒙修”(“蒙古修正主义”简称)吧?……我无暇细想,也回答:“你好。”
他又开口了,这回讲的是英文,我听懂了:他是个日本人,首次来中国,来北京。希望“多加关照”……
我也用英语作了自我介绍。
我为我能听懂他的话而兴奋不已,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与外国人用英语对话。
他似乎也为能在这儿遇到一个能交流的对象而振奋,忙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硬纸片,双手递给我。
到现在我仍记得,那上边印的是“东京某某株式会社,北原武彦”。“武”字被钢笔划掉,上边填了个“一”,其他的字很像我们20世纪50年代中期学过的老汉语拼音,可又不是。许多年后才明白,那叫“假名”。更是许多年后才知道,那张硬纸片叫“名片”。
他指着名片上的字向我解释:他爸爸叫“北原武彦”,而他叫“一彦”。显然这是他爸爸的名片。
我当然不懂得交换名片的礼仪,即使懂得也没有--直到今天也没有。更可笑的是,我甚至不懂得名片是赠给我的,心想这么金贵的“卡片”,他怎么会随随便便送人呢?
幸亏多了个心眼,没有在“国际交往”中丢丑。听说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不懂名片的功用,别人递过来,他看了,又恭恭敬敬还回去,把对方搞得很尴尬。
记得接过名片时我还冒出一句日本话:“阿里嘎叨(谢谢)。”这还是我妈教给我的--经过伪满那段的东北人大都会几句“小鬼子”话。
北原听了更是欣喜异常。接着我们边走边聊,大多用英语,间或蹦出几个中文或日文词儿来。
直到临别,他热情地请我写下我的住址以便今后联系,我犹豫了,隐约觉得:不能留。但看着北原那期待的目光,又不好意思不留。
最终我在他递过来的另一张名片上瞎写了一个住址和姓名。
回到四姑家,只有四姑夫在,我大大咧咧地把刚才的经历讲给他听,还把那张名片拿给他看。
多少年后我都会清楚记得那场面--我真了不起啊,我一个不经意的“壮举”能把一个人吓成这个样子!不记得哪本古典名著写的:脸像“成了精的冬瓜”,一会儿青一会儿绿一会儿白。毫不夸张地说:我四姑父当时就这模样!
他拿着名片的手直哆嗦,如风雨中的树叶,他猛地爆发了出来,表情还带着几分凶狠:“小刚啊,你!你,你胆子也太,太大了!你这叫,叫里通外国呀!”
我忽然想起他的“历史问题”,后悔不该跟他炫耀这段儿。
我转过来安慰他:“没事儿,谁也没见着。”
“你这个傻小子!那可不一定啊--”四姑夫说完又将名片塞回我手里,轻手轻脚走出房门--估计他是去了院门口,看看有没有人盯我的梢儿。
没一会儿姑父又转回来,擦着一脑袋的虚汗说:“把名片给我!”
“干什么?”我不懂事地抗拒。
他瞪着眼拖长了声调:“不能留着!”
见他如此认真的样子,我老大不情愿地把名片刖断成两半儿,赌气地丢在地上。
四姑夫又把名片捡起来,划了根火柴烧了。
他不知叮嘱了我多少遍:这事儿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啊,可千万千万……
姑夫变了一个人,整天蔫了吧唧的。看到姑父受到如此大的刺激,我才涌起一股悔意,并跟着惶惶不安起来。
同时庆幸多亏没给北原留下我的真实地址和姓名。
第二天,四姑夫到了中午也没起床。四姑轻声告诉我他病了,我当然知道这“病根儿”。
我有点愧疚,决心不在四姑家住了。
晚饭后,我提出要回商学院。四姑、表姐、表姐夫真心挽留,连四姑夫都在里屋紧着喊:“小刚别走啊……”但我还是走了。
快出胡同口儿了,表姐夫追上来,塞给我10块钱,说:“有空就来,我挺愿意和你聊的。关于鲁迅的那个问题,下次你来,咱们再探讨。”
我由衷地点点头,心想:姑夫面无人色的那一幕,真的能加深我对这个“鲁迅假设”的理解。
以后,我又去了四姑家几次,每次又必同表姐夫一通神聊,但谁都没再谈起这个话题。
再以后,听说表姐夫进了鲁迅研究所,也不知这个问题他研究出来没有。
大风暴下,我“里通外国”
我本顽痴:王刚自传
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