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控制的司法如此掩盖大案真相(1)

  当张居正被国家司法首脑的怪笑搞得心烦意乱的时候,他想到了收手。不收手不行了,破绽露出来了不说,冯保那个家伙,也犹豫了!因为什么呢?
  
  又一个老太监,七十多岁了,当着小皇帝的面,指着冯保说,“冯家,万岁爷年幼,你当干些好事扶助万岁爷,如何干这等事?那高胡子是正直的忠臣,受顾命的,谁不知道是张蛮子夺了他的首相,故要杀他灭口,你我是内官,又不做他首相,你替张蛮子出力为何?你若干了此事,我辈内官,必然受祸,不知死多少哩!使不得,使不得的啊!”
  
  冯保沮丧万端连忙派人告诉张居正说,坏了,里边有人在万岁爷那里说话,不好办了!张居正一看,冯保打突噜了,感到坚持下去,会出大麻烦。遂决心改弦易辙。但是,收手又不能露出任何破绽,不仅不能让人对他张居正产生怀疑,还要对他生出敬仰。这确实有点难度。不过,张居正驾轻就熟的是表演,虚伪的表演!虚伪,已经成为他的常态。如果不虚伪了,那么表明他的阵脚倒可能乱了。
  
  当送走了杨博和葛守礼以后,他开始表演了。时下,张居正坐在宽大的书桌前,怀着复杂的心情,提笔给高拱写信。
  
  其实,张居正是有点怕高拱的。首先,高拱的人品节操、水平能力,都是他张居正难以望其项背的;其次, 也是最关键的,作为堂堂首席顾命大臣、内阁首相的高拱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是他张居正施展卑鄙手段,违背天理良心和皇皇成宪,勾结太监矫诏欺君,构陷加害之所致。倘若露出马脚,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他和冯保丧尽天良要制造惊天冤案对高拱斩草除根的原因所在。可是……百密一疏啊!此时的张居正,抽自己耳刮子的心都有(也可能暗地里抽了,只是别人无从知晓罢了)!
  
  好了,这个功夫,张居正的信也该写就了。那么我们来看看他对高拱说了些什么吧:“最近首都有点情况,一些别有用心、心狠手辣的人,想制造事端,妄图置我兄于死地!请我兄放心,小弟我一定竭尽全力设法解救,绝不允许这些小人的阴谋得逞!”当然,还有不少问安啊、想念啊等等诸如此类的客套话,时间关系,就没有必要再复述了。
  
  信写好了,也很快就会送到高拱手里。可是,张居正的烦恼并没有少。 当务之急是补救,是善后。用句不雅的话,是擦屁股!不用说,给高拱的信,也是补救的一部分。他要告诉高拱,告诉所有人的是,我,光明磊落的张居正,是阻止这个惊天冤案最终变成现实的有功之臣。可能反过来说更好,如果不是我张居正阻止,哼哼,那么高拱家族,顷刻间就烟消云散啦!京城内外,转眼间就血流成河啦!冯保哎,这个黑锅麻烦你一个人背吧,谁让你是太监呢?反正太监,尤其是参与朝政的太监,在人们心目中本来就是坏人(你也确实不是什么好鸟),大大的坏人!你也不在乎了不是吗?嘿嘿,你小人大量,多多包涵,多多包涵吧!
  
  坐在宽大的书案前,张居正一定思绪万千。这个惊天冤案、假案,来龙去脉,他张居正和冯保最清楚,但是绝对不允许别人也搞清楚。至于别人对这个惊天大案的看法,只能是张居正希望他们怎么看,他们就怎么看。但问题是,他以前是要让人们相信,这个案件非同寻常,是高拱勾结被冯保取代的太监陈洪主使的谋逆弑君大案。口供、物证,都是按照这个口径设计的,也对外张扬出去了!现在要突然间改过来,实在有点转弯太陡!
  
  可是,不改不行啊,不改自己的命运就要改啦!转弯这么陡,事先也根本没有准备这个预案,紧急收手,确实很难!好在,权势在手,怎么可能有办不成的事呢?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设想:把那个闯宫的小混混儿一刀砍了不就行了吗?可是,这个想法,未免太浅薄了。不客气说,这是当婊子这个档次的想法。既要当婊子,又要立贞节牌坊的人,不会这样做的。换言之,处理这样的事情,如果不能给人留下光明磊落的印象,张居正会认为是失败。
  
  这确实有些难度,有些棘手了。过去,遇到难题,有徐阶,后来有高拱,现在呢?当然,张居正有幕僚,可是,这样的事情,他不想让幕僚知道。比如他的那个老乡李先生,算是一个幕僚了,不过几天前曾经劝他不要株连高拱,他当面否认自己与这件事有关系,到了这个时候,怎么再和他说起呢?
  
  还是找杨博吧。反正他已经知道了些内幕。更重要的是,得摸下这个老家伙的底细,看看他在掌握了铁证以后,是什么态度。
  
  “喔,元翁啊,这个、这个……”杨博久历官场,有点油了。见张居正屈尊纡贵前来拜访,就猜到了他的用意,待他刚刚问了该怎么办,杨博支支吾吾起来。“博老,有以教我!”张居正很诚恳。“元翁,只是怕你不愿意。若元翁愿意的话,这件事,不难。”杨博说。“请讲请讲,”张居正非常虚心,“只要能够阻止东厂那些个人胡闹,维护大局,维护高老,我是在所不辞的。”
  
  “那元翁看这样好不好,”杨博出主意说,“请大司寇(对刑部尚书的尊称)葛守礼、厂公(东厂的头)冯保,再找一位功臣硕勋,组成特别法庭,审理此案,我看就妥了。”“这个,”张居正有点担心,“真的就可以妥帖?”“绝对保证能够落实元翁的意图。”杨博肯定地说,“而且给人以开诚布公的观感,谁也说不出什么了。”“那,功臣硕勋博老看谁合适?”张居正又追问。“朱希孝是最佳人选。”杨博说。
  
  这个朱希孝,乃是跟着朱元璋的儿子也就是明成祖夺了朱元璋的孙子皇位的功臣之后,世袭王位,而且他是“御林军”的统帅,地位、威望都很高。于是,张居正急急忙忙给小皇帝写了请示,然后又由他代皇帝批复同意,要组成特别法庭,审理小混混儿王大臣闯宫案。
  
  趁着法庭还没有组建完成的机会,我得感慨几句。按照现代政治理念,国家的司法机关,是确保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了确保守住这道最后的防线,文明社会逐步认识到司法独立的必要性。独立的司法或许不可能对每一个案件都能查明真相,但是,绝对不会故意掩盖真相。可惜的是,我华夏的传统政治中,司法机关从来不是独立的机关,而是维系专制政权的工具。一旦司法是可以由权势者干预的,那么,指望公正、公平,就不啻与虎谋皮了。所以,凡是受控制的司法,必然冤案累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