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郭道甫拜会孙中山(1)

学生会的组织在继续扩大,人数越来越多,活动也越加频繁。

被激发的年轻火种偶尔开始燃烧,这使得当局不得不有所顾忌。

压力日盛一日,这压力不为别的,而是因为恢复的都统衙门里的要员,大都跟郭道甫有着远近不等的亲戚关系,这让他十分为难。愤怒而单纯的郭道甫深感旧势力是如此顽恶,光靠教育已来不及改变现状,必须要把自己也尽快地扔到革命的队列里去。这位号称墨尔色的先生当即辞去校长,回家想了几个晚上,随即赶赴北平。学校就交由性格相对温和的福明泰掌管。

时任北京蒙藏学校校长的金永昌为郭道甫的气度所打动,接纳了他。郭道甫就在这所学校里安顿下来,一边教书,一边出任北京政府中俄交涉公署署长王正廷的秘书、咨议处俄文翻译,以此身份为掩护,郭道甫四处结交着革命的同道。

1923年6月,王正廷派郭道甫前往乌兰巴托,考察“外蒙古独立”情况。郭道甫欣然前往,他在那里又见到了自己的得意弟子哈斯巴特尔。师生俩边喝着马奶酒,边大谈着革命,郭道甫几杯酒下肚,痛快淋漓地畅想起草原的未来,说到高兴处,不禁离席翩翩起舞,大声高歌。

豪气干云的郭道甫不断拜会乌兰巴托的各路青年,他的豪爽和遍身的激情感染了遇见他的每一个蒙古青年。一个人时,郭道甫则奋笔疾书,很短的时间就撰写出了《新蒙古》书稿,介绍革命成功之后的蒙古。随即,他又一时兴起,改变了行程,去莫斯科会见了苏联共产党负责人,直接要求他们支持内蒙古民族的解放运动。

郭道甫的行踪传回了王正廷的耳朵,王正廷极为害怕,未等郭道甫考察结束,即以“赤化”之名革掉他的职务,撇清了和自己的干系。郭道甫毫不以为意,只身再度回到家乡,四处走了一圈,不久,黑龙江军务督理朱庆澜接纳了他,但还没赶到任上,很快又因王正廷函告郭是“赤化分子”而再次丢了职务。

郭道甫再度回到了学校,那是他一手创建起来的,但是,他再也没有心情给学生上课,革命对他来说需要立即行动,讲课已来不及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在影响日大的呼伦贝尔学生会基础上,郭道甫于1924年初组建起了呼伦贝尔青年党,用他的《新蒙古》一书作为未来革命的指针,大力宣传“外蒙平民革命党”的主张。

郭文通、郭文林、华林泰、额尔登泰、葆定、奈勒尔图、阿达、倭信泰等人又渐渐聚集在了郭道甫的家中,讨论着即将开始的革命。它们几乎每周都要聚一两次,有时通宵达旦,看看天亮了,郭道甫就又招呼这些得意的学生,跟他一起朝着宽阔的草原骑马狂奔。

熟悉的草原,亲切的白云,众人跑得累了,就地围坐下来。

一曲熟悉的《心上人》悠悠扬扬地飘荡开来:

时光像流水哟,春天又到我家乡。

辽阔的草原哟,披上嫩绿的春装。

江水深又长哟,船儿却又要远航。

心上人儿你哟,莫非你不在船上。

“我的好兄弟们!”郭道甫腾身站了起来,“走到哪里,都要记住,只有唱歌才能让老虎走开。我们的整个民族历史,森林和草原记忆,流逝的岁月,先祖的伟业,都在悲凉凄恻、婉转悠长的歌声中。只要唱着歌,你就不会觉得孤独,你就会觉得你和天空、白云、星辰、草地融为了一体。”

弟子们抚掌大笑。“看来你们笑茸吃多了。”郭道甫也开怀大笑起来,“从前,我不知道生长在马粪上的笑茸,食用过多会引起幻觉,笑起来就停不下来。我不信邪,一直吃,一直吃,为革命而吃,现在革命也停不下来了。”

急火攻心的郭道甫,只有这些可爱的学生是他的慰藉。每一个学生都像他的某一个侧面,都是他的一部分。同样,每一个学生的出路都是他的希望,他希望他的学生散得越开越好,这也是达斡尔人的传统。

郭文林要走了,他要去黑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葆定也要走了,怀揣着郭道甫给陶行知写的一封推荐信,郭道甫要陶行知帮忙推荐葆定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

1924年秋,海瑞等人辗转到了苏联,在那里加入了共产党组织,并被保送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同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南京召开年会,郭道甫代表蒙古地区出席会议,并就蒙古教育问题发表演讲。

马不停蹄的郭道甫直接从南京到了广州,一见到了孙中山先生,眼中立时涌满泪水的郭道甫郑重地献上哈达。

“怎么?蒙古人也有献哈达的习惯吗?”

“是啊,”郭道甫回答说,“1247年,也就是成吉思汗死后,继位的窝阔台第三子阔端参加贵由汗登基礼,返回途中顺便会见了吐蕃王子萨迦班智达,相谈甚欢,不久,喇嘛教僧侣开始出现在了蒙古宫廷,随后就迎来了著名的智达的侄子八思巴,他不但为蒙古族创立了八思巴文,还影响了元朝宫廷大都皈依了喇嘛教,八思巴因此被册封为‘帝师’和‘国师’,正是这位圣者,带来了在草原上敬献哈达的风俗。”

“原来是这么回事。”孙中山愉快地说:“我倒是听康有为把您称为草原上的圣人啊!”

“我不是什么圣人,我刚来广州,就下起了小雨。在我们草原,几千年来的谚语都说带来风的是坏人,带来雨的是好人。所以,我算是个好人。”

“好人!好人!”孙中山愉快地重复着,就同郭道甫交谈起蒙古民族的解放问题。一席谈话,郭道甫深受三民主义的影响与鼓舞,兴高采烈地又回到了草原。

郭道甫把自己锁在了家里,几个月以后,《蒙古问题》、《蒙古民族自决运动》等文章相继出笼。这些激情喷薄的革命檄文很快就在学生们中间不断传阅。就是这些文章,为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后,郭道甫走出书斋,与时任国民党中央委员的白云梯和福明泰等人开始筹划正式组建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