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讣文分哪些流派

我的一位朋友是知名作家,前几年替一个名人写了一篇很有文采的悼词,结果一下子就火了,大家都觉得那篇悼文写得实在太好了,于是很多有钱人纷纷找上门来,花巨资请他写悼文。也许有人会说,文人怎么干这种事呢?可想想看,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写下了多少讣文和悼词啊,其中也不乏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其实我自己就干过这种事儿。念大学的时候,曾为当时一些哲学家、文学家写过讣文,刊登在香港报纸上赚外快。后来慢慢发展到一个地步,我跟一帮同学因为等钱用,连那些还没死的老学者都帮人家写好了讣文,这样等人一死,报社一个电话过来,我稿子立马发过去了,多快啊。

这话听起来挺没良心的,但世界上真的就有人以此为生。这种工作在中国比较少见,因为我们的报纸忌讳这个,英文报纸上却有专门的讣闻版面。像《纽约时报》,每天有一个整版讲今天或昨天有哪些名人去世了。《先上讣告后上天堂》的作者玛里琳·约翰逊就是一位很有名的讣文作家。她的讣文好到什么程度呢?有人甚至开玩笑说,要是我死了能够请她来帮我写讣文,那我宁愿现在就死!

作者说,她做这个工作其实很小心谨慎,尽量不要让别人知道她最近在为谁写讣文。她也总是在猜测,这个城市里谁的岁数大了,身体不好,而名气又大到足以让她提前为他写好讣闻。每天早晨醒来,她都会一阵紧张,不知道她要写讣文的那个人物死了没有?这也许就是她热爱这行的原因,情绪一天天酝酿加压,而你写东西的时候必须偷偷摸摸。因为谁都不愿意知道,原来你已经帮他写好讣文了,对不对?

作为一名资深的讣文作者,她会注意到很多一般人不留意的事情。比如她发现,其实很多人的死亡是彼此相关的。最有名的当然是美国前后两任总统,第二届的约翰·亚当斯和第三届的托马斯·杰弗逊,他们都在7 月4 日,也就是《独立宣言》签署纪念日那一天去世。再比如为《小熊维尼》中的小熊和小猪配音的两位配音师也是同一天去世的。这种事情还真的只有讣文作者或者讣文狂才能注意到。

什么是讣文狂呢?我在外国真看到过不少。他们会每天剪报,把讣文攒起来,专门看今天谁死了。我有时候看报刊,也喜欢先看后面的讣文版。这并不是八卦,而是个很好的习惯,因为它能够提醒我们,这个社会上有哪些重要人物离开了。

他或者是个体育明星,曾经陪伴我们成长;或者是个歌星,歌声曾使我们愉快或泪下;或许是个政治人物,改变过我们的生活;也许还是一个暴君,曾让这个国家陷入混乱……总之,这些人物在我们生命中逐一消失,难道我们不应该在他们离去的那一天,好好关注并重新反省生命吗?

这本书提到,美国还专门有一个讣文作者聚会。为什么有这样的聚会?因为这些记者和别的记者不一样,别人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满世界采访,这些讣文记者每天都在一个密不透风的房间里偷偷看剪报、找资料,一天到晚琢磨谁快死了,他死了以后我该怎么写等等。那不是像生活在棺材或坟地里吗?所以这些讣文作者看上去也阴阴沉沉的,平时跟人不怎么来往。

但是他们每年都有一个年会,在美国不同的城市召开。据说有一年的年会选德州一个城市,他们定的那家酒店的广场过去是专门处死绞刑犯的地方,其中有些讣文作者居然还煞有介事地开着殡仪馆的灵车来参加。

讣文作者也分很多流派,其中有一位粗犷派的是来自英国电讯报的老手,他的讣文这么写,第三任莫尼班爵士日前于马尼拉逝世了,享年55 岁。该爵士以其人品及生平所为,给贵族血缘论的抨击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弹药。

为什么呢?作者接着说,爵士生前所从事的主要职业如下:手鼓鼓师、信心满满的骗子、妓院老板、毒品走私犯,以及警方线人……是不是很让人吃惊?

有一年的年会上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在大会的最后一天,会场上突然掀起了一阵骚乱,一个同行飞跑进来,嘴里高喊着一句行话:“停下印刷机!”如果报馆里出了大事,他们通常会这么喊。那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原来就在这些全美国最重要的讣文作者开大会的时候,里根总统去世了。这些人一下就陷入了兴奋中,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早已为里根写好了讣文,现在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但他们也并不只关心大人物。前几年伦敦恐怖袭击案之后,《泰晤士报》曾为一个普通人写过一段讣文:卡西里在邻里中很得人心,他有一个很出名的特点,无论去哪里,花的时间总比别人多。因为他总要停下脚步,和路上遇到的人说几句话,在芬斯伯里公园附近的各家酒吧都挂出了他的照片,以表示对其家人的同情……

(主讲 梁文道)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