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为什么要远走德国面试(3)

        霍力坐在史蒂夫亲自驾驶的宝马七系轿车的后座,车外景色如画。忽然,史蒂夫侧头礼貌地问霍力是否介意打开侧窗时,霍力差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受宠若惊,又一次被感动了,忙向前欠身附和着说:“Ilikefreshair(我喜欢新鲜空气)!”
  
  史蒂夫庄园的草坪,绿得让人想躺一躺,收起的墨绿色阳伞仿佛提醒人们,应该好好享受一下阳光的快乐。阳伞旁边,摆着白色的餐桌,上面的几只晶莹的酒杯,飘着白色泡沫的啤酒,透过阳光,呈现美丽的淡琥珀色。在为桌旁每个人又一次斟满酒后,侍者退下。史蒂夫具礼节性地站起身,高兴地举起手中的酒杯。霍力和戴博士急忙起立,向老板伸出手中的酒杯,三只酒杯悦耳的一碰,随着“咔嚓”的一声,戴太太用相机在一个最佳的角度,记录了这个瞬间。
  
  第二天早晨,营销经理鲍勃开着一辆两门的福特微型轿车来宾馆接霍力。今天,他要给霍力培训。霍力坐进车,打量了一下狭小的空间,又看看旁边一米九高的鲍勃,心里觉得诧异。鲍勃似乎看出霍力的疑惑,边开车,边问霍力说:“你开车吗?”
  
  “我会开,但还没有买车。”霍力说。
  
  “你喜欢什么车呢?”
  
  “我比较喜欢吉普车,比如切诺基,但是好像在德国很少见到。”
  
  “是的,我开车主要是上班用。你看街上多数都是像我这样的小车。”
  
  来德国以前,霍力还以为德国的奔驰、宝马一定随处可见,但是并非如此,就好奇地问:“这辆车多少钱?”
  
  “五千美元上下。”
  
  “这么便宜?!”霍力想国内一辆进口车动辄就要几十万呢!鲍勃以为霍力觉得他没有经济实力,就说:“我家里还有一辆宝马摩托车,我花了四万美元。”
  
  霍力看看鲍勃,猜他不像是吹牛,就扬了扬眉毛,心想:德国人和中国人的价值观确实不同。闲谈让两人都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会儿就到了办公室。
  
  培训从早晨一直到下午三点才结束,霍力觉得有点疲倦。这时,有位年轻的女士走进办公室,打了考勤卡,坐在鲍勃座位的后面。霍力不解地问鲍勃:“有人怎么这么晚才上班?”
  
  “我们是弹性工作制,每天上满八小时就可以。不管什么时候来。”
  
  “那大家不会乱吗?”
  
  “不会的,需要提前就计划好。”
  
  “哦。”霍力点点头。那位女士显然听得懂英文,坐在鲍勃的身后,点头微笑着和霍力打了个招呼。
  
  鲍勃像是在总结一天学习内容,问霍力:“你能用简单的话概括史蒂夫产品的优势吗?”
  
  霍力想了想,说:“我们的关键部件是金属结构,而对手都是塑料的。我们的更耐高温,寿命更长。”
  
  “很好!不过还有更简单的:硬结构比软结构好。”鲍勃提示霍力。
  
  “Hardisbetterthansoft(硬比软好)!”霍力的回答更简单突出。
  
  “对!”鲍勃点点头。
  
  霍力忽然想起在希罗培训时的一个玩笑,问鲍勃愿意不愿意听,鲍勃笑着等。霍力说:“培训教师说史蒂夫的硬结构确实比希罗的软结构好。但是希罗的技术人员就是不服气,偏说软结构好。逼得老师没有办法,想了想说,请把这个问题回家问问你老婆!”
  
  鲍勃想了一下,哈哈大笑。后面那位女士也“噗嗤”地笑出了声。霍力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就对她连声说:“Sorry!Sorry!”
  
  末了,鲍勃坦率地告诉霍力,他不喜欢戴博士,希望以后能多和霍力合作。他说戴博士不仅总丢订单,还推卸责任,怨鲍勃的支持不够。实际上是戴博士搞不清客户需求,方案一改再改,搞惨了总部的工程师。为此,两人还曾闹到史蒂夫那儿,结果每人都被打了一板。后来总部的每个人都知道,与中国代表处的沟通最难。
  
  正像“幸福家庭是一样的,不幸家庭是千样的”,“赢单一样,输单千样”。输单的原因很多,结果反正是输了,再不停地争执,大家和老板都更不开心。如果企业没有开明的学习文化,原因就更难理清楚,也就不可能吃一堑长一智,自然进步不了。
  
  霍力听德国人对戴博士有微词,反而觉得是机会。他琢磨:戴博士越不好,才显得自己越重要。现在,自己已经是中国的二把手,看来不远的将来,完全可以替代戴博士,成为一把手,实现自己的梦想。
  
  霍力从德国回来,下了决心:跳槽!他忙了几天,和希罗总算了结,下周就可以到史蒂夫公司上班了。霍力得到了职位和薪水双高的工作,可是兴奋劲不知怎么,很快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莫大的恐惧和精神的疲惫。史蒂夫的话,总在耳边回响,你的工资应该由客户支付!昔日的主顾——希罗,现在却成了他难以对抗的对手,还有更强大的BMG。保住这份工作,实属不易。霍力忽然有种感受:Fuck!人活着简直无聊透顶。追求高薪高职,竟然和男人偷情有点相似。苦苦地追求到了,快感不过只是短暂的一瞬,而随之而来的是对可能被捉奸在床的恐惧和审美的倦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