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诗(3)

“奈何”诗

郑板桥为陶公祝寿,恰逢天降大雨,便即景书寿诗一首:

奈何奈何又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祝陶公寿,寿比滂沱雨更多。

“辫子”诗

清朝时候,朝廷严格规定人人都要留辫子。清末,一些东渡日本的留学生率先剪去辫子,或表示入乡随俗,或者表示革命志向。辛亥革命以后,人们相继剪去了辫子,而张勋因不剪辫子而被称为“辫帅”,于是辫子又成了复辟帝制的标志。总之,辫子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时代的象征。清末有人作过一首辫子诗:

当其未生时,本来无辫子;

及其呱呱时,有发无辫子。

迄夫免襁褓,忽然有辫子;

并诸小辫子,为一大辫子。

偶然到日本,忽然无辫子;

一朝想作官,忽然有辫子。

不论真与假,但呼为辫子。

忠君与爱国,全视此辫子。

国粹宜保存,保存此辫子。

但愿遍地球,人人有辫子。

若问尔祖父,也曾有辫子;

只怕尔利子,渐渐无辫子。

辫子复辫子,终归翘辫子。

作诗以告哀,我亦有辫子。

古人名谜诗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霜雪肤,

走入帐中寻不见,任他风水满江湖。

其谜底为四位唐朝人姓名。宋代陈名常解开了此谜,依次为贾岛(假倒)、李白(里白)、罗隐、潘阆(翻浪,良通浪)。

哭象棋诗

明代学者王阳明,自幼喜下象棋。一次因下棋入迷,而忘了回家吃饭,其母一气之下将他的象棋扔到河里。王阳明很是伤心,作了一首《哭象棋》诗:

象棋在手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

炮响一声天地震,象若心头为人揪。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