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笔记:小康墙的背后 (1)

  
  第二天一早,我就下楼去会诸葛大爷。诸葛大爷正好锻练身体回来,他提着一把剑,穿着白色的拳师套装,头上有一层细细的汗珠。他对我笑笑,说:“你等会儿,我去换衣服。”说着就进屋去换衣服了。
  
  换了衣服,他推出一辆自行车,交到我的手上,回屋又推出一辆。我说:“还远呀?”他说:“不是太远,骑上自行车快点。”于是我俩骑上自行车,向村外驶去。
  
  到了公路旁,他下了车,我也下了车。这是穿越市内的一条国道。我经常走这条道,心想,这里有什么好看的呀!
  
  “看不出来吧?”诸葛大爷看出了我的心思,他有点得意地问我。
  
  我摇摇头。
  
  诸葛大爷说:“你往这边看。”我朝他指的方向看,那是一排两层小楼,是前两年国家创建小康市县期间修建的小康房。据我所知,乌酉市各县区,这样的小康房没有少修,并且都修在公路沿线,大家一眼就能看得到的地方。难道这小康房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不觉笑笑,对诸葛大爷说:“这不是你们的小康房吗?有什么新鲜的!”
  
  “是不新鲜,”诸葛大爷问我,“你进去过没有?”
  
  我不认识似地望着诸葛大爷,不解地问:“这钢筋水泥,就立在你的眼前,难道有假?”
  
  “有没有假,进去看看不就一清二楚了吗?”诸葛大爷说着,打了一个手势,就往前走。
  
  我俩推着自行车,沿着公路走了一段,在小康房拐弯的地方拐过去,顺着小康房往前走了一段路,便走到小康房的后面。我立时傻了眼,怎么也不相信,这些漂亮的小康房,竟然是假的!从外面看上去有模有样的两层小楼,原来都是些空壳子,说白了就是貌似小楼的一堵墙,就像专门为拍摄电影、电视剧用的外景地一样,拍成电视画面,是看不出破绽的。
  
  走近再看这个空壳子后面的东西,就更让人感到意外。这里住着不少人家,其房屋,有些是用砖头垒起来的“干打垒”,露在外面的椽头和檩头,连树皮都没有剥,一看便知是临时凑合的。还有一些是用木板搭起来的,有的干脆就支了一顶帐篷,帐篷上“救灾”两个字已经褪色,看来这帐篷支起来有些时日了。
  
  既然来了,就进去看看吧。诸葛大爷提议,我点点头,就和他一起走进一个干打垒。门直冲一个大床,被子还没有叠,乱七八糟的。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正准备穿衣服,见我们进来,光着屁股,抱着衣服,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一个妇女正在点火烧水,刚刚往火炉子里塞了一把柴,揉着眼睛,见了我们,不好意思地笑笑,急忙把床上的被褥往里撩了一下,一边让着我们坐,一边催那男孩赶快穿衣服。我们稍加客气就坐到床沿上,和那妇女寒暄起来。寒暄了几句,我就问起了这小康房的事,她闪烁其辞,似有难言之隐。
  
  “有啥你就说啥,”诸葛大爷对她说,“这是省上来的沈工作,专门了解这事来的。”
  
  我忙说:“我叫沈吉卫,是省上派下来的,和市里的同志一起,到咱们村里了解一点情况,没有别的意思。”
  
  “哦,”那妇女说,“我也没啥说的,就是房子拆了好几年了,拆房子的时候说,当年底就能搬到新房子里。哪里的话,到年底了连个新房子的毛也没见着,以后年年问,年年有个年底呢。到现在,连问都问不响了。”
  
  “你给他们说有什么用。”应声进来一个男子,他30岁左右,长头发,黑脸膛,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借用一个影视界的专用术语,他是这个家庭的男一号。男一号抱怨他的妻子道,“真是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