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来客数VS提高客单价(1)

顾客人数一直增加未必是件好事

“集客行销”在这几年成为一股潮流,简而言之,就是“将顾客带到你的公司或店面来”,增加来客数。

这确实很重要,原本空荡荡的店家一旦变得热闹无比,原本静悄悄的办公室电话一旦开始响个不停,就会让人产生“正在赚钱”的美好感觉。

我们并不是要否定这一点,问题在于,许多人的脑袋里只有“顾客增加=公司赚钱”这个单纯的公式。

但实际上,顾客人数的增减与公司的盈亏未必是正相关的。事实上,即使成功增加了来客数,然而收益却变得比以前更差、陷入经营困境的公司并不少见。

相反,如果你会操作,即使客人减少,仍然有可能赚钱;甚至缩小顾客范围后,利润反而增加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顾客增加,成本也会增加

来客数增加,顾客的等待时间就会变长,必须花费更多时间招呼他们,若是处理不当,就容易出现客诉。因此,不得不雇用更多人手,增加人力成本。

为了满足多数顾客的需求,商品种类必须丰富、充足,但是这容易导致库存过多。

随着来客数、员工以及库存的增加,不得不扩大办公室或店面的规模,导致这方面的开支又增加了。如果向银行追加贷款,每个月的还款额也会增加。

如此一来,虽然营收增加,但是支出也会增加;顾客人数增长了2倍,利润却没有变成2倍。

成熟产品进入利润下降周期

产品的销售额会在“成熟阶段”达到高峰,除了前面提到的各项成本增加之外,同行加入引发的价格竞争,以及为了招徕顾客而增加广告宣传费用等,都会导致利润率下降。不过,由于来客数大幅增加,足以弥补减少的利润。

要摆脱“忙碌不堪,却不赚钱”的困境,唯一的方法是按照“提高客单价→增加来客数”的顺序发展。它能帮助你跳脱产品生命周期、避免价格竞争、抑制成本、提高利润。

提高客单价→增加来客数

所谓“提高客单价”,就是让每位顾客的平均购买金额增加。这包括涨价,促使上门的客人多买,或是购买更高等级的产品。

假设某家酒行有位常客A先生,每个星期会来买一瓶300元的红酒。

如果能下苦功制作POP海报等宣传品,让A先生觉得“咦,这款红酒好像不错”,于是购买一瓶600元的红酒,此时的销售额就翻番了。

如果再搭配“买两瓶、送赠品”的特卖活动,促使A先生购买2瓶那款红酒,那么销售额就变成了1200元。

如果借由举办“试饮会”等活动,让原本每星期来买一次红酒的A先生,变成每星期来买两次的话,将会如何呢?

以上就是提高客单价的方法:在来客数不变的情况下,设法让销售额与利润都增加。

再想一想:如果一方面留住A先生这种常客,另一方面再举办集客行销活动招来新的顾客,使得来客数变成目前的2倍,将会如何呢?

没错原来区区300元的销售额,变成了4800元,等于是增长了16倍。

这当然只是一个夸大的例子,目的是为了让各位容易理解:重点在于先提高客单价,再增加来客数。

按照“提高客单价→增加来客数”的顺序推动,在增加来客数之前,先将销售额提高到2倍,这样一来,即使之后因为顾客增加2倍而变得比较忙,赚到的钱也足以支付各种成本的增加了。

如果顺序颠倒,结果会很悲惨:先增加2倍的顾客,由于销售额尚未提升,成本却不得不增加,经营起来将会很辛苦。除了利润减少、忙得要命却赚不到钱之外,风险也会提高,陷入令人难以承受的悲惨困境。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