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苏的分手,好聚也好散(1)

20年前的IT,还处于一个野蛮生长的年代。那个年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激烈的转型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轨迹在中关村这么小小的一隅划下清晰的痕迹。在需求爆发和供应短缺的年代里,创业的冲动侵袭着每一个渴望自由的灵魂。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最需要无疑就是创业的冲动,因为经济发展需要无数的种子。但对于刚刚有点起色的创业公司来说,员工的离去可能就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了。

在中关村一波接一波的创业激情中,用友同样承受着人才流失的痛楚。1992年,用友成立将近5年。此时的用友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王文京称之为“青春期综合症”。

“公司在上升,规模在扩大,综合管理跟不上很容易出问题。1992年,我们公司也出现过人员流失,金蜘蛛前期的主要骨干基本上都是从用友去的。开始我心里比较难受,后来,我考虑清楚了人才流失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能否在这种情况下不为此所困,能够继续把公司向前推进。”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王文京在人才流失方面经历了一个很大的内心起伏过程,最终把握到了行业人才流动的规律,进而使企业在用人方面日趋成熟。

然而,就在渐渐适应人才流失的痛苦之时,一场公司创业元老的分家把用友推到了一个生死考验的关头。

那就是在IT软件业界那场著名的分手,即王文京和他的创业搭档苏启强的分道扬镳。以下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当年分手的情景。

《英才》曾这样描述他们的早期关系,“软件企业的发展轨迹是一浪接着一浪,每一次技术变革都是市场份额重新划分的时刻,每一次划分都是惊心动魄的时刻。一个软件企业,跳上一个浪尖很容易,把握两个浪潮也并不难,难就难在几个浪头都要把握住,而王文京、苏启强并肩作战,一个运营,一个开发,使‘用友’勇立潮头。”

“白天出去做推销或者上门给用户做服务,晚上回来加班程序搞开发,每天忙到凌晨后,吃睡都在拥挤的办公室。”这样的状况是中关村早期创业者的典型写照。当时的王文京和苏启强也是如此。

从软件开发、维护到市场拓展等全部的工作,王文京和苏启强两个人包揽。如果确实要在当时把他们和中关村的小商小贩区别开来,那就是他们拥有的技术背景。

时间一晃到了1990年,“用友”发布了两款产品:王文京开发的90版用友账务软件、苏启强负责开发的UFO财务报表软件。而后者开发的软件被认为是用友软件崛起的代表。就是这么两个一起打拼商海的兄弟,在1994年决定要终结他们之间商业上的合作关系。

虽然王文京在后来的不少公开场合里,总是这样描述两者的关系:“我和苏启强是好朋友,直到现在还是很好的朋友,现在两家公司还是合作伙伴。”但我们还是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最终在事业上分道扬镳呢?这场分手对用友的影响又究竟有多大?

在尹小山看来,王文京和苏启强的分手是他们不同的事业追求造成的。王文京更在意把眼前的公司经营好,专注于目前的事业;而苏启强似乎天生是个创业者,在不断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价值满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