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的崩溃(6)

  接到命令的时候,北朝鲜坦克开始炮击了。配属给史密斯的美军坦克六营的杰克连长亲自驾驶一辆坦克率领美军还击。北朝鲜的七辆T-34坦克在三百米的距离外齐射,坦克炮弹喷出的橘黄色火球一个个飞向月光下轮廓清晰的美制“潘兴”式坦克。于是,在距离中国边境很近的这个名叫停车洞的地方,朝鲜战争中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开始了。所谓最大规模,实际上仅仅是北朝鲜军队的七辆坦克对美军的十多辆坦克,结果是北朝鲜的五辆坦克被击毁。
  
  与此同时,占领龟城的美第二十四师五团接到从通信飞机上投下的信筒,里面的命令是:停止前进,就地待命。在回应了同样“哑然失笑”的理解后,晚上,五团与史密斯的部队一起向后转了。他们不知道,此刻他们的身后已经埋伏着一个巨大的灾难,他们缓慢的行军就要变成疯狂的奔逃了。
  
  三十日,南朝鲜第一师师长白善烨在他设在云山城内的指挥部里感到了一丝不祥。此时他实际上已经是军长了,因为任命他为南朝鲜第二军军长的命令已于二十四日下达,但随后战局的突变又恢复了他第一师师长的职务。应该说,是中国军队的参战令他在军长的位置上仅坐了一天。他曾是满洲国军队里的一名中尉情报官,在热河地区跟中国的抗日武装打过仗,是个“中国通”。他对中国共产党军队的了解,是他此刻感到不祥的根本原因。第一师遭受的连续损失和面临的强劲阻击,令他本能地感到他遇到的肯定是中国军队。他收到的战场报告中这样写道:“敌人在云山四周急促地前进,他们的队伍在山脊上移动时,看上去好像整个山都在运动。”二十九日,白善烨命令第一师向云山的西北方向进攻,结果除了伤亡之外没有任何进展。他的下属报告说:“敌人通过巧妙伪装的深堑进行极其顽强的抵抗,十五团和十二团主攻的高地一夜间变成了蜂窝一样的要塞。尽管遭到反复的炮击和轰炸,敌人仍然毫无畏惧,我们的士兵每逼近一步,都有下雨般的手榴弹劈头盖脸地抛来。”
  
  顽强的阻击,巧妙的伪装,天才的土工作业和大量的手榴弹,不是中国的军队还能是什么人?
  
  白善烨对美第一军军长米尔本报告说:“在云山周围,全是中国的正规军。总之,有很多兵力。”
  
  云山被包围了。
  
  白善烨盼望的是美军增援部队快些赶来。
  
  对于美骑兵第一师的官兵们来讲,他们的目标云山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就在第八集团军右翼崩溃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的时候,沃克将军沉不住气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夺回温井的可能性愈加渺茫,而熙川也出现了据说是大量的中国军队,云山更是在数量巨大的敌人的三面包围之中,尽管南朝鲜第一师多次突击企图打开局面,但成效不大。在沃克看来,再这样下去,战机就会白白地消失,他的第八集团军将无所作为。于是沃克下了决心,他指示米尔本军长,把在平壤执行守备任务的美骑兵第一师调往局势最扑朔迷离的云山方向,任务是超越南朝鲜第一师,打开北进的局面。
  
  骑兵第一师官兵撤回东京的梦想被这个短短的命令粉碎了。他们在向北开进的时候,心情极其不佳——“暗云低垂下遍地岩石的山脉,像可怕的影子一样浮现在如血的夕阳之中”。
  
  三十日,骑兵第一师到达龙山洞,并决定由八团前往云山,任务是“超越韩国第一师,向朔州附近突进” 。第八集团军骑兵处处长在八团出发时提醒了他们一句:“在云山附近采取进攻行动的很可能是中国军队。”可惜的是,包括团长帕尔马在内的所有军官并没有在意,原因是他们“没有摆脱一般的潮流——中国决不会在这个无可奈何的时候介入战争”。
  
  三十日下午,八团到达云山。云山的景象令他们顿时胆战心惊。山岭上燃烧着熊熊大火,黑色的浓烟遮天蔽日。南朝鲜士兵说,是中国军队放的火,目的是防空。
  
  中美两军历史上的第一次战斗已经不可避免。
  
  美国军方对中国军队是否会介入朝鲜战争一直有一种难以描述的矛盾心情。第八集团军的一位参谋人员事后回忆说:“八团有这样一种倾向,与其说是对这个情报有怀疑,不如说是不愿意相信。”
  
  截止到三十日,中国第三十八、第四十军的六个师已经集结在准备夺取清川江至军隅里一线地区,第三十九军已经完成对云山的包围。在西海岸集结的第五十、第六十六军正在等待着美军第二十四师。中美两军都采用的是右翼守势、左翼攻势的战法。从军事上讲,这是“勇者胜”的阵势,也就是说,谁更早更多地感到后方受到威胁,谁就注定会一败千里。
  
  由此可知,彭德怀在入朝第一天就建议第五十、第六十六军迅速跟进入朝,用这两个军的十万兵力沿西海岸稳步推进的奥秘所在了。
  
  沃克的第八集团军的后方此时所面临的灾难,远不是一个美军骑兵第一师能够拯救的。
  
  命令美军骑兵第一师向北增援,事后成为沃克最后悔的决策之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