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3)

但是,在毛泽东舒畅的心情中还是有一块小小的阴影。作为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多少预感到,在远东北部与中国相邻的朝鲜半岛上,战争的态势也许不可避免。毛泽东对此倍感不安,而这种不安被美国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加强了。美国国会反对放弃台湾的议员写出了分析一九五○年初远东政治局势的文章,文章巨大的黑色标题字让美国人都心惊肉跳:杜鲁门邀请共产党进攻!

台湾,面积三万五千七百六十平方公里,人口六百万。日本占领期间留下一些工业基础,而大部分岛民世代以耕作农田为生。一九四九年,从大陆突然拥入的国民党军队使这个封闭的岛屿骤然紧张起来。物价飞涨,物资奇缺,而解放军马上就要进攻的消息和美国坚决的“弃台”政策使本已混乱的岛屿更加惶惶不安。从大陆掠夺了不少金条的国民党显贵们开始设法再次出逃。台湾政权在“保密防谍”口号的伪装下禁止任何人出岛,大有要完蛋大家一起完蛋的架势,但却更加剧了全岛人心崩溃的进程。国民党撤退到台湾的号称六十万人的军队,其大半已是毫无斗志的散兵,飞机没有零件,汽油的库存仅够使用两个月,破旧的军舰有一半儿根本不能参加战斗。最后,连粮食都成了问题。一九四九年,台湾的粮食产量比十年前少了十四万吨。分散在沿海各个小岛屿上的国民党士兵衣衫破旧,饥肠辘辘,在他们拟定的作战方案中,最详细的内容就是当解放大军到来的时候如何逃命。况且,绝大部分出逃士兵的家属亲人还在大陆,对父母妻儿的思念在风雨飘摇的时刻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与解放军打过仗的老兵们都知道,到时候把手举起来是最好的出路,那样解放军会发给几块大洋当回家的路费,这是早点儿离开这个岛屿的最好的办法了。

一九五○年,解放军渡海解放台湾最适宜的时间是在六、七、八这三个月内。因为,到了九月,台湾海峡就会进入台风频发的季节。而在六、七、八这三个月中,战役最有可能打响的时间是六月。

蒋介石盼望海上的台风早点来到,越早越好,最好是整年不停地刮。

但是,六月,当他特地来到台湾海峡的海边时,他看到的是一个蓝得像一块大玻璃似的平静辽阔的海面。此时,蒋介石的目光死死地向他出逃的那块大陆望去,他根本没有想到,就在这块大陆的北边,有一个叫朝鲜的国家,用不了多久,这个国家将与海峡那边的大陆命运攸关。此刻,缠绕蒋介石的问题只有一个:解放军什么时候打过来?

解放军缺少空海军力量。

在建国前夕的一九四九年七月,当解放军各主力部队正向这个国家的边缘地域发展战果的时候,一个以刘少奇为首的代表团出发到苏联去了。这个代表团携带着中共中央给斯大林的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请求苏联出动空海军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台湾。在苏联,刘少奇向斯大林说明了中国准备一九五○年解放台湾的设想,要求苏联提供两百架战斗飞机并代训飞行员。对于刘少奇的具体要求,斯大林很痛快地答应了;但是,对于中共中央在信中的请求,斯大林却没有首肯。苏联不愿意在解放军攻打台湾的时候派出空海军参战,是担心美国一旦无法坐视而介入将可能诱发苏美之间的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四年之后,斯大林说:“苏联人民已经遭受了巨大的战争磨难,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这样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