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不崇尚英雄,不追求崇高的时代,英雄和崇高仍然不时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动;在微瑕的真趋于绝版,完美的假到处横流,各行各业都难以理直气壮地打假时,陈晓兰――一位普通地段医生却大义凛然地站出来,为生命和健康揭露所在医院的假冒伪劣医疗器械,与厂商、销售商、医院和个别官员所形成的利益集团进行不屈不挠地斗争。人说她打的是一个人的战争,有人说她是中国的堂?吉诃德,还有人说她在拿石头砸天……可是,她却用十一年的时间,打掉了九种假冒伪劣医疗器械,使一家行骗的医院吊销了执照,为病人减少损失几十亿元!
《天使在作战》写的就是这位陈晓兰医生。
2006年初,《家庭》杂志的编辑杨立平来电话向我约稿。我跟她讲五六个线索,当讲到陈晓兰时,她激奋地说,“就写这个!”接着,我又接到《北京文学》执行主编杨晓升的电话,我跟他讲述了陈晓兰的故事,他立即拍板:“你给我们写一篇三万字的报告文学,我发头题!”杨立平若不向我约稿,杨晓升若没来电话,我肯定不会采访陈晓兰,也不会写《天使在作战》。
“二杨”选定陈晓兰后,一遍遍来电话催稿。两篇稿件发表后,《北京青年报》、《南方日报》等数十家报纸和新华网、新浪网等百余家网站连载,读者在网上纷纷留言:
“陈阿姨,我在《家庭》读到您的事迹感动极了。人的良知只要不被天灭,真理永远都会象金子一样闪耀着它的光辉。陈阿姨,我衷心希望您吉人天相,好人好报,我会经常关注您的,并永远支持您的!向您敬礼!一位像您女儿一样小的医生。”
“看《天使在作战》,心随陈晓兰跳,泪随陈晓兰流。理解陈晓兰的痛苦和艰难,意志也在泪花中变地更加坚强!《天使在作战》是一部再现医疗战线真实现状的好篇章!”
“《天使在作战》读来令人忧心与愤怒,为陈晓兰的崇高壮举而深深感动与震撼。这个社会需要大家的良知和支持!”
“尊敬的陈医生:读了《天使在作战》之后,我非常震撼!您的高尚的医德、坎坷的经历,都令每一个有良知的人肃然起敬!您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有良知的人!”
……
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知道陈晓兰医生是作品的原创,我只是记录者。陈晓兰的精神和读者的留言激励着我,我不能不继续记录下去。我成了“战地记者”,要记录下来这位为千千万万病家冲锋陷阵的白衣战士,记录下她愤懑与畅快,欢愉与悲歌,记录下她内心深处痛苦与忧伤,尴尬与无奈,孤独与苍凉。我只有紧随其后,才能确保记录的准确,不搀兑失实的杂质。在《天使在作战》之后,我又给《家庭》写了两篇关于陈晓兰的连续报道,给《北京文学》写了报告文学《一个疯狂医院的最后疯狂》,这些作品都在读者中产生强烈的反响。我知道绝非写得好,而是陈晓兰这个人物具有无法拒绝的感染力,调出了我们的正直和良知,让我们不能对医疗腐败和医院的潜规则不感愤,不能再麻木,不能视而不见!医疗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用陈晓兰的话说,“我们不可能永远是医务人员,也不可能永远是监管者,但我们都注定会病人!”
在信任危机、安全危机、医疗危机的形势下,为他人生命和安全负责就是为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