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激情燃烧的报道(3)

  然而,上述传闻不是舆论的主流,主流舆论是对黎志坚的褒奖与关爱,铁肩这个记者品牌在读者中响亮起来,午报的公信力和美誉度也迅速提升,零售量大幅上扬。黎志坚的伤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塞城一家保险公司免费为他保了一份职业伤害险。一家民营医院提出要为他免费疗伤。新闻热线网站、新闻热线里,每天都有报界同行和忠实读者与他交流。提到月经崩漏,同行和读者都宽慰他:
  
  养你的伤,让别人说去吧。
  
  对于攻击他的三个版本,前两个无所谓,后一个多少有些闹心。在生育问题上,他总要为肖庆芸的子宫埋单。伤也不好养。两天的时间,裆间肿成一条硬块,每次前后排泄都疼得龇牙咧嘴,走路姿势也受到影响。第三天伤口化脓,同时全身低烧,业余治疗不行了,去医院吧。那家承诺为他免费疗伤的民营医院,叫做博大医院。选择去博大医院,不是为了免费,是因为这家医院近,离报社仅一公里的路程。他不能开车或坐车了,伤口再经不住颠簸和挤压。
  
  从报社到博大医院要穿过一条拥挤的巷。这条巷叫做红军巷。所谓红军,不是万里长征的中国红军,而是作为占领者的前苏联红军。半个世纪以来,红军巷的格局及建筑没有大变化,只是越来越挤了,昔日前苏联大兵拴洋马、列炮队的地方,而今是一层压一层的民房。
  
  红军巷拥挤起来的原因,在于巷子的两端。巷子的一端是火车站广场,巷口的公交站点停靠十几条线路的公交车;巷子的另一端对着一幢写字楼,省市公检法的信访接待部门集中在写字楼里。因此,巷子里汇聚了三种人,来自天南地北的上访者、服务于上访者的居民、寄生在上访者身上的司法掮客。为了给上述三种人提供便利,巷子里面的那些民房改变了纯粹居住的功能,一些民房白天还是民房,夜间就变成了饭馆和旅馆,另一些民房则变成了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处、司法写作工作室、调查公司受理处、保安公司联络站。
  
  红军巷如同一块城市中的沼泽,上访者是水,本地居民和掮客们是腐草,三者搅和成淤泥。
  
  穷家富路这一民谚,只对普通人而言,而上访者往往是穷家穷路,尽管巷子里面那些白天是民房夜间是旅馆的旅馆,入住价格便宜得几乎不给钱,但还是有一些上访者露宿街头。红军巷对着公检法信访部门写字楼的巷口,有一处午报的报摊。看守报摊的老太太不坐板凳,坐着一摞电器行扔掉的包装纸壳,老太太把这些纸壳出租给露宿的上访者,让他们铺在街边步道板上当褥子。
  
  老太太摆报摊的位置,背靠一处将近七十平米的街边绿地,绿地中的草木早已被践踏到地面下边去了,所以,这里成了一处小广场。这片广场给上访者带来了便利,他们在广场上面对着公检法信访部门鸣冤造势,鸣冤造势的同时散发传单。当然,利用小广场也不是无偿的,造势者要给摆报摊的老太太几个钱,实在拿不出钱也要买几份报纸。
  
  小广场内有人造势。造势者被围在人墙内,人墙之上高悬着造势者的条幅:目击证人站出来。
  
  他本不打算在小广场驻足,之所以停下,是被造势者的声音吸引了,一个带有南方腔的好听的女声在演讲。他捂住裆间的伤口在人墙后面跳了几跳,把人墙中的造势者看了个大概。造势者有两名,都是女性,一名低着头跪着,长长的头发垂及地面;另一名在读演讲稿,同时撑着太阳伞为跪着的那名女性和她自己遮凉。跪着的女性是鸣冤的苦主,而读演讲稿的是她的代言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