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一般很难让生人长时间摆弄身体,医生可以,但生病的时候总是少数,剩下就是理发了。
小时候去理发没有不排队的,所以看理发成了必要程序。那时理发店的价目表上第一栏一定写:洗理刮,很长时间固定在两毛钱上,这让今天的年轻人听起来匪夷所思。洗理刮是三道程序,刮是刮脸,就是剃须,今天的北京市恐怕此项目稀有,不知外地多不多?
刮脸是道大活,理发师将理发椅放平,固定,然后用须刷在一块肥皂上反复揉搓泡沫,最后涂满脸颊;一把剃刀锃光瓦亮,用前在一块牛皮上使劲地扛几下,姿态优美的操作和沙沙刮脸声,不能忘怀。可惜那时我小,从未享受过刮脸的乐趣。
后来的某一天,理发店改换门庭,成了发廊。按过去老话说是换汤不换药。年轻人不知,早年的理发店稍大一些的都分男部女部,为自己方便,也为客人尊严。理发不是洗澡,还分什么男部女部!我最初也是这么想的,可当有一天我在发廊闭目享受理发的乐趣时,耳朵里却传进蜂狂蝶乱的笑声,我才知道先人的心机。
说起来理发是个头等大事,清朝入关时,满人瞧不惯汉人的发型,发出政令,要求剃发易服,使政府和百姓都付出了血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