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随清军南下(2)

那么“讲和”同洪承畴有什么关系呢?原来皇太极看到崇祯帝给陈新甲的敕书上盖有皇帝之宝的大印,心有所疑。一般来说,皇帝给大臣的敕谕,不必盖上宝印。他怀疑这印是否真是崇祯帝的。于是,他令人把这个盖有宝印的敕谕,拿给洪承畴看,以辨别真假。洪承畴看后说:

此宝札果真。昔壬申年,皇帝征察哈尔时,张家口沈巡抚六月二十八日盟事之事,明国皇帝亦悉知之,但为文臣浮议所惑,故将沈某罢巡抚之任,后来复命会议和事,又为诸文臣所阻,遂寝其事,此次请和,决非虚语。

洪承畴的这番话,解除了皇太极的疑心。皇太极相信,明朝此次议和,迫于形势,不得不和。从洪承畴那时的心境上看,对明朝还是有感情的,他希望明清能够达成和议,所以不仅辨认了宝印,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以此来促成和议的进行。

洪承畴降清一年多之后,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皇太极突然去世。大约是积劳成疾,患了中风、高血压之类可以迅即死去的病症,终年只有五十一岁。皇太极是突然离开人世的,事先又没有立皇太子,这样,他死后必然发生争夺皇位的斗争。经过激烈的角逐,诸王达成妥协,让皇太极的第九子,当时只有六岁的福临,继承了帝位,而由皇太极的弟弟和硕睿亲王、有权势的多尔衮,担任摄政王,与皇太极的堂弟、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改元顺治。顺治帝在沈阳的即位,结束了满洲贵族争夺皇位的斗争。于是,清统治者的注意力,重又投向关内。

顺治元年(1644)四月初四日,清朝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启奏摄政王多尔衮入定中原。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并提出“进取中原”的大计和进取的方针政策:

明之受病,已不可治。其土地人民,不患不得,患得而不为我有耳。曩者弃遵化,屠永平,一再深入而返。彼以我为无大志,纵来归附,未必抚恤,因怀携贰。今日有已服者,有未服宜抚者,是当申严纪律,秋毫勿犯;复宣谕以昔日不守内地之由,及今进取中原之意。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其贤能,恤无告,大河以北,可传檄而定也。此行……必于山海长城以西,择一坚城顿兵而守,以为门户。

清入取中原是既定方针,什么时候入取,用什么方针进取,范文程起了相当的作用。

四月七日,清廷决定大举南伐。九日就正式启程,摄政王多尔衮亲自出征,豫郡王多铎、武英郡王阿济格、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等均率军前往。这次出动的队伍空前庞大,满洲、蒙古的八旗兵出动了三分之二,汉军八旗全部出动,他们在鸣炮声中启程。洪承畴也随军前往。关键是这次出征非比一般,往昔入关,主要的目的是掳掠、骚扰中原,让明朝的统治不得安宁;抢掠之后,仍然返回辽东。这次就不同了,入关的目的如范文程所说,是要“进取中原”。因而出征的大军统帅是当时清朝实际的最高统治者多尔衮,他这时的身份是摄政王,虽然他和济尔哈朗同时辅政,但实际地位不同,从皇室亲疏关系来看,他是努尔哈赤亲生儿子,即十四子,且是爱子,而济尔哈朗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儿;从权势来看,多尔衮“刑政除拜,大小国事,九王专掌之”,他还有削减诸王贝勒预政的权力,使济尔哈朗也退居多尔衮之下;从待遇上看,礼部议定,摄政王居内和出猎行军的仪礼,诸王不得平起平坐,多尔衮实际享有皇权的荣耀。由他率领大军南下,形同皇帝亲征。对于这次出征的目的,多尔衮也明确表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