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清访谈录(11)

周玲:那是。

赵海清:那万一他一剪辑一处理:啊,没人救呀!是这个问题。

他提的第三个问题,说:有遇难的吗?我说:肯定有呀。“遇难的你们怎么处理的?”他问。我们说我们把遇难的选了一个好地方,我们就把他们掩埋了。他说:能带我去看看,去拍一下吗?我说:对不起,不行。

周玲(笑):那个记者会不会很恨你?

赵海清:没有,应该没有。……他问我们受灾情况,我就给他讲了。正在给他讲的时候,我不是有那个部队给的对讲机嘛,就响了,对讲机里说:赵书记你赶快过来,我们车又过来送伤员了,都想走!怎么办?我说:好,我马上过来!我(对CNN记者)说:对不起呀,我有事呀,我先走了!我就跑了。

周玲:您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应付这种记者的感觉怎么样?

赵海清:如果他实事求是地报道这里情况,他应该理解的。我就怕他做一些很负面的报道。

周玲:您觉得最后报道效果怎么样呢?您看了吗?

赵海清:很正面的。你们没看过吧?

周玲:我们这段时间全都在“抗震救灾”,我们没有时间看电视。

〔赵海清的电话响了,他接电话。〕

周玲(悄声跟张誉译对话):我后来都不敢看电视了。

张誉译:我也是,一开电视就开始哭,哎呀……

〔赵海清回到访谈中。〕

周玲:您觉得跟外国记者的交流和沟通中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障碍?

赵海清:我主要是很担心。我为什么要跟他们一起呢,我想假如今后他乱报道的话,就像“3·14事件”那样,本来是救人他说是抓人,那样,我可以说得清楚。我在给他们做一些情况介绍。

周玲:当时您离开之后他们就走了吗?

赵海清:不知道,他们可能又拍了一些镜头吧。

周玲:您有没有派专门人盯着他们?

赵海清:没有,没有。

周玲:后面又来过部队吗?

赵海清:14号一早五点多钟来部队了,来了一千五百多人!他们是去北川县城的,从江油一下火车,在地图上一看:走陈家坝很近嘛!他们是14军,老山主攻团的,118团,现在还在我们那儿。

周玲:这一千多人的部队在你们那儿大概救了多少人?

赵海清:具体的数据我记不清了,大概救了十多号人吧——单是场镇所在地。我陈家坝很宽的,还有些村庄没去呢。……15号又来了一支。

周玲:有多少人?

赵海清:一百多号人吧。宁夏消防总队。他们是15号早上五点接到命令的,八点坐飞机,下午四点到陈家坝就开始救人。他们的设备很先进,专业性很强。

周玲:当时有部队来了,有武警来了,有消防队来了,还有地方的志愿者队伍,您的感觉这里面救援的效率最好的是……

赵海清:消防队!我们建议,今后这样的灾害,第一时间应该来消防队。

周玲:专业救援队伍,是吧?

赵海清:消防队应该先到。15号消防队来救了几个人,16号他们就没救到人——挖出来全是遇难者。我们乡有位干部的爱人,16号挖出来,身体还是热的。

周玲:就您的感觉,专业救援队伍,比如消防队,它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赵海清:第一就是训练有素,第二有设备。

周玲:他们带着设备进来的。是大型设备还是别的什么呀?

赵海清:就是那些生命探测仪呀,还有一些工具——切割工具、膨胀的工具,他们都有。

张建:他们说这次救援就是那个小小的千斤顶就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