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罗多德的发现(2)

但是,希罗多德,作为一个希腊人,他是从哪儿得知,与希腊相距遥远的波斯人和腓尼基人说了些什么?埃及和利比亚人都说了些什么?我想,这是因为,他到过那些我们提及的地方,不断向人们提问题,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并把他所见所闻和别人给他讲述的事情一一努力记录下来。所以说,他首先得迈出脚步走出家门去旅行,那这不就是我们所有记者本应做的事吗?每每遇到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不就是立即打起行装出门旅行吗?旅行就是我们原始资料的来源,就是我们储存财富的宝库,就是我们的财富。记者只有通过旅行,才能像在自己家一样,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随着深入阅读希罗多德的书,我逐渐地体悟到,我与他已经建立了兄弟般的情感。是什么促使他出门远足?他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他一次一次地做出决定,冒险做这种苦行僧式的艰苦旅行?我觉得,是出于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之心,所以他渴望去天涯海角,不惜一切代价去观察,去亲身经历。

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很少有人能具备的炽热情感。人其实有一种天生的惰性。从人们开始农耕的那天起,人们就放弃了具有危险性的和到处游荡的打猎生活,或者群居生活。人们会愉快地享受定居生活,在自己那块小天地中靠天吃饭,用修筑围墙或者挖沟渠圈住自己那块小天地,时刻准备着为捍卫自己的故土而流血牺牲,甚至献出生命。如果人一定要离开故土,那一定是处于被迫无奈,也许是因为遇到了饥荒灾难、瘟疫疾病或者战争,或者是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获得了更好的职业,比如说,当上了水手、游商、商队的首领等等。但是,像希罗多德这样,完全是出于自愿,没有任何人的强迫,长年累月漂泊在外,周游世界,为的只是去认知世界、探究和了解世界,此后还要把所见所闻写出来,像他这样的人在世界上简直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希罗多德这种激情来自哪儿呢?也许是来自孩提时代的提问:比如说,船是怎么来的?因为孩子们很喜欢在海滨的沙滩上玩儿,在海天连成一片的遥远的地平线上,突然露出一条船,渐渐地向他们驶来,然后这只船就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但是,船来自哪里?我肯定,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提此类问题的。但他们当中就有这样的一个孩子,看到船的出现后,顾不上拍去身上沾满的沙子,急忙跑回家,问大人:这条船是从哪儿来的?因为在海天连成一片的那个地方,看上去很遥远、很遥远,是不是在那个遥远的地方还有另外一个世界?难道,在离我们很遥远的地方真的还有别的世界?那是怎样的世界?然后,这个孩子从此就开始寻找答案。后来,当他长大成人后,他为此寻找答案的愿望与日俱增,而且这种寻求答案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于是他下定决心,准备自己去寻找答案。

旅行本身就给希罗多德找到部分答案提供了机遇。因为人是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希罗多德的书本身最早就是起源于他的旅行。他的书是世界上第一部伟大的报告文学。本书作者具有记者的直觉,具有新闻从业者的眼光和耳朵。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他越过海洋,跨过荒原,冒险深入到荒无人烟的沙漠,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对他来说,那时有多么艰难。我们为他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感到震撼。但他从不叫苦叫累,从不气馁,他具有坚定的意志,从未说过惧怕什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