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不会卖(10)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区委各部门的牵线搭桥,1986年11月27日,“101生发酊”科技成果鉴定会在郑州举行。鉴定会场选在了黄河饭店,几条鲜艳的大红横幅从饭店门口一直挂到会议厅,会场的条桌上铺着深枣红色的金丝绒台布,配上金色的椅套,显得华丽而庄重,让见惯了向阳医院简陋办公室的赵章光觉得有点目眩。他心里涌起一阵感动,他知道,为了今天这一切,管城区政府没少花钱,更没少花心思,自己不能辜负了这份厚爱。
  
  鉴定会称得上是群贤毕至,国内最权威的17位皮肤科专家悉数到场,作为本次鉴定会的鉴定委员,其中包括国内皮肤科学的泰斗级人物——湖南医科大学教授兼湖南省医院皮肤科主任郭定九老先生。
  
  在各位大家面前,一向木讷的赵章光毫无惧色,侃侃而谈,成果汇报流畅自如,而101生发酊也不负众望,顺利通过了药理、病理和毒理试验,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同,一举通过了此次省级科技鉴定。当得知101在河南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已经拥有了13000多治愈的病例时,郭定九甚至激动地拉住赵章光的手说:“老赵弄的这个东西比我强”。
  
  赵章光也是无比喜悦,他从来都对自己的发明充满信心,相信它是为广大脱发患者带来福音的良药;但能够得到这么多权威专家的认可,仍然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更为重要的是,有了这一鉴定结果,他梦寐以求的办厂制药才有可能实现。
  
  正在这时,北京的人又一次出现了。101通过省级鉴定的消息,北京市民政局的领导也在报纸上看到了。思来想去,他们觉得人才难得,派人再一次找到赵章光。
  
  一切程序一如上次。坐着火车到了北京,再次直奔三露厂,还是上次见到的几位领导。
  
  看起来赵章光来之前局领导已经碰头确定了意见,这次更是单刀直入:“100万买您的配方,怎么样?我们保证会好好开发这个产品,您的心血绝不会白费的,一定会在三露发扬光大。”
  
  赵章光愣在了当场,他实在没想到,居然又是买配方。100万?在80年代的中国,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了,这是大部分当时的中国人想也不敢想的财富。但赵章光的心里却没有因此产生波动,10万或者100万,对他来说,只是数字而已,他从来就没想过要卖配方,这个事情没什么可谈的。他站起来想走。
  
  卢信峰上来按住他:“老赵,别急嘛,好不容易来一趟,再谈谈看,你有什么条件尽管跟局里领导提。”
  
  可任民政局方面如何许诺,赵章光还是那句话:“我要办厂,不卖配方。”赵章光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他也根本无法用言语解释自己为101吃了多少苦,在他看来,101就是自己的孩子,而且是一个受尽磨难难产的孩子,这么多年来,为了让这个孩子活下来并长大,他费了无数心血,让他抛弃自己的孩子,从情感上他根本无法接受,这不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的。
  
  他甚至还想起了家乡的范海容姑娘、林老师,想起了小虞姑娘、还有小李明胜,等等等等,正是他们的支持,才使得他发明并完善了101;而也因为他付出的心血,他们才得以康复。对这些病人,他有着难以言说的情感,这么多年来,他与病人相处的时间比家人还多,他为病人耗费的精力也远远超出一般的医生,这是一种不是朋友、亲人但胜似朋友、亲人的关系,卖掉配方,就等于抹去了这一切,他怎么能够接受呢?那样生命对他还有什么意义呢?他就不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