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也有艳福(7)

  “了解。”
  
  “你直接去了解过吗?”
  
  “……没有。”
  
  吴书记有几分激动:“没有直接了解情况,就做出取缔的决定,我们的工作怎么能这么做?”
  
  “……我们听到一些反映……而且,他一个农民,没学历没经验,怎么可能解决医学界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
  
  吴正平觉得这话没法谈下去了,他只好向对方明确交待:不要去动赵章光,要允许他行医,帮助他总结提高。
  
  回去后的赵章光没再受到干扰,但他还是有些隐隐的担心:为什么县里迟迟不找我谈行医资格的事呢?也许是吴书记太忙吧。
  
  其实,吴正平并没忘记这件事,但他向县卫生局提出“组织医学单位对赵章光的101生发酊进行检验”时,卫生局答复倒也干脆:“检验可以,但他必须把配方公开。”
  
  吴正平知道这根本行不通,赵章光费尽心血研制出的药方怎么可能轻易公开?这对他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何况赵章光现在已是惊弓之鸟,与其伤筋动骨,还不如顺其自然。于是这事便搁置下来。
  
  但吴书记是个有心人,乐清县好不容易出了这么一个人才,吴正平不希望他被埋没了,尤其是被愚昧和保守所蒙蔽。
  
  事也凑巧,某次他到杭州开会,顺便到一位老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的女儿大热天也戴着帽子,一问原来是患了脱发症。吴正平心想,这倒是个好机会,便热心地对朋友介绍了赵章光的情况,劝他不妨带女儿去试一试。
  
  吴正平心想:之前都是通过照片和感谢信了解赵章光的治疗水平,虽然也都是真凭实据,但毕竟是二手信息;这一次由自己推荐一个病人去接受治疗,岂不更有说服力!
  
  真金不怕火炼,不过半个月工夫,老朋友那里喜讯传来:女儿长出了头发!吴正平十分高兴,也对赵章光更加有信心了。于是,他向县人民医院的负责人建议道:“你们可不可以考虑安排出一个房间,专门作为脱发门诊,请赵章光来坐堂?你们一起用101治秃,也可以用专业知识帮助他总结实践经验。”
  
  这无疑是个好主意。对赵章光来说,他可以从“地下”走到“地上”,光明正大地开始行医,为更多的患者造福;对县医院来说,不仅可以从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创出牌子,岂不是双赢的好事?
  
  但县医院的负责人不这么想,他很客气但又不容置疑地回绝了吴书记这番好意:“吴书记,全县的大事,你说了算。但是看病要有医生的资格,否则出了事故谁负责?我们不会冒这个险。”
  
  吴书记无言以对。他知道县医院负责人说的是实情,长久以来形成的惯性和偏见让他们缺乏对新事物的容忍度和灵活性,但这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现在能做到不去干扰赵章光,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作为一个经历过岁月洗礼的老党员干部,他深知国家现在是多么的急需人才和尊重人才,但要消除长期以来错误的观念和偏见,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他只是希望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在自己的任期内,能够尽力而为。
  
  此后不久,乐清县政协酝酿换届,吴书记提名赵章光为政协委员。提议是有道理的,赵章光也符合标准,县政协接受了吴书记的提议。但在划分政协委员界别的时候出了问题,有人死活不同意将赵章光划为医疗卫生界的委员。吴书记再次提出变通办法:“那就请他作为特邀人士,行不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