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55字的钓鱼岛目击记

彭令的性格,让海国记在第一次鉴定中沉入海底。他在网络上的呼吁,在一个廉价出版的年代,没有人听到。他现实中上访的行动,更是激怒了更多的人。他唯有寻找媒体,从中央大报到都市小报,他越是执拗,越是碰璧。

香港文汇报副刊第一次刊登《海国记》的学术研究长文,或是缘份。第二次,2009年12月3日,香港文汇报刊出《清著佚文手迹面世 比日本文献早76年 ——铁证 钓鱼岛属中国》整版报道,让海国记重新浮入公众视野,那是缘于对启功、卞和深深的理解,更是海国记中有关钓鱼岛的五十五个字,救出已打入牢底的《海国记》。

我和鑫娴理解彭令,我们热爱着《浮生六记》,但浮生六记中的爱与美,并不足够。香港文汇报作为一份立足香港、面向海外的政经大报,仅仅是浮生六记的佚文(仅能副刊刊登而已),仅仅是彭令的不懈蛮劲(最多是豆腐块而已),均不足够刊登有份量的位置。

彭令对《浮生六记》“锱铢必较”式的研究,让他发现了一个他开始并不感兴趣,却让我们心惊的秘密。

海国记中记叙着沈复出使硫球的见闻,当船至中硫边境时,沈复以55个字简洁生动的记载下钓鱼岛领域祭海的场景:“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形如笔架。遥祭黑水沟,遂叩祷于天后,忽见白燕大如鸥,绕樯而飞。是日即转风。十四日早,隐隐见姑米山,入琉球界矣。”

对于香港文汇报,对于关注东海主权的我,对于研究清代史的鑫娴,这是真正的新闻!

正是这段关于钓岛的55个字的记载成就了整版的新闻:“(本报北京新闻中心记者彭凯雷、江鑫娴12月2日电)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近日又有最新的历史文物证据表明。海内外现存记载钓鱼岛唯一的古代名人墨宝——清钱泳手抄本《浮生六记》第五记《海国记》沉寂百余年后面世。香港《文汇报》专访这一佚文墨宝的收藏者、研究者彭令,揭开这一震惊两岸四地及日本学界的钓鱼岛重要史料,与文物发现的幕后详情。”

正是这组报道,再次让《浮生六记》佚文裹挟主权明证震惊海内外。

第二天,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参考消息》头版刊出黑体字《钓鱼岛属于中国再获文献证明》的港报摘要转载报道。

随后,国内《国际先驱导报》等纷纷跟进。一时间,海内外转载报道有近百家媒体。

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看到报道后评价说:“东海钓鱼台岛属于中国,由于有国际争端,所以令海内外十分关注。近期,读了有关清廷使臣200年前途经钓鱼台岛遥祭妈祖的一段珍贵史料(案:指《海国记》中的内文),颇有感触,觉得这史料很值得一读,令人信服。”

外交部收到彭令递交的相关材料后,非常重视。亚洲司司长杨燕怡专门亲笔回函彭令表示对此史料的关切。

长期关注航海事业的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林嘉騋出具海国记原件调查报告,对于海国记发现后,在国家有关机构鉴定中遭遇“不公正“的对待,向全国政协、文化部、外交部反映,希望诸部门积极督办,让国宝级文献《海国记》实至名归,在中国文学史、促进”钓鱼岛为中国固有领土”思想深入人心和在国家主权谈判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文学、宣传与证据价值。

日本冲绳大学教授刘刚接受江鑫娴电话访问时表示,《海国记》面世再次铁证钓鱼岛不属于琉球,“钓鱼岛属于琉球,琉球属于日本,日本对钓鱼岛拥有主权”是伪造的历史谎言。关于琉球岛的汉文资料非常罕见,是次出现的《海国记》中,沈复对琉球岛的见闻不仅记述详实,而且文笔非常优美,许多冲绳本地的民俗专家获悉后,纷纷表示出极大的兴趣,相信未来《海国记》译为日文后,将引起日方更大的关注。

蔡根祥教授接受江鑫娴访谈时表示,海国记不仅文字清丽,陈述流畅,亦证了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另有业内人士认为,是次发现之第五记,与之前流传的《浮生六记》前四卷一样琅琅上口,可作为中小学教材推广。未来更可出口成章向世界证实钓鱼岛是中国固有之领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