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经过改造变成了大会堂,主席台插满旗子,台两侧贴着对联,墙壁上拉起横幅,到处都是标语,内容不外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我的记忆底层,这是仓库打扮得最、最漂亮的一次,它既符合历史潮流,又花枝招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时尚”。仓库的色彩特别强烈,除了横幅上的白字,标语上的黑字,整个仓库一片红。红旗、红布、红纸,就连话筒都系着红,而像于百家、荣光明、小池这些准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胸口都顶着一朵纸做的大红花,花大得撑住他们的下巴,迫使他们昂首挺胸。
那天来的人特别多,大有挤破仓库的架势,除了第五中学的全体师生,还来了一些家长和附近的居民。新砌的水泥条凳挤不下那么多屁股,一些人就坐在过道上,连过道也坐不上的,只好趴在窗口,一眼望去,到处都是脑袋。窗口外的脑袋特别突出,叠了好几层,遮去了一半的光线。我只知道我家的仓库能装货物,却从来没想到还能装这么多脑袋。
我们忍受寒冷,竖起耳朵听赵万年讲话。赵万年已不是昔日的赵万年,已经升任铁马区革命委员会主任。他的声音比过去洪亮了好几倍,这除了他苦练嗓子之外,还得益于我爸他们厂对扩音器的攻关。赵万年的声音进入新话筒,经过新扩音器,从新喇叭里出来,就像小溪经过那么一段流淌,慢慢变成了大河,甚至大海。赵万年的讲话不时被掌声打断。那时的掌声不像现在的稀稀拉拉,有气无力。那时的掌声节奏鲜明,频率高,声音大,每个人不拍痛巴掌就不足以表达自己对新事物的拥护。掌声尚未退去,革命歌曲响起来;歌曲还没唱完,又插入了敲锣打鼓声。仓库简直成了声音的仓库。
晚上,我从窗口爬进去,坐在一排排整齐的水泥凳中间,回忆白天的热闹,仿佛那些声音还在墙上,那些脑袋还在拥挤,那些红……那些红本来就在。仓库变化越巨大,我就越想念过去,想念赵大爷的咳嗽、我妈的香水、我爸的炒菜、曾芳的肥皂泡……这就像看见某个人红得发紫了,你会自然想起他低贱的往昔。我抱住脑袋,让仓库的颜色一点点褪去,让它一步步回到原来模样,让它陈旧得就像落在条凳上的月光。忽然,一双手蒙住了我的眼睛,我用力掰开,发现身后站着小池。小池说:“我就知道你在这里。”
“上午我看见你戴大红花了。”
“广贤,明天我就要走,特地来跟你告别。”
我们都才十六七岁,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告别。我找不到话说,就坐着发呆。小池站到条凳上:“裙子好看吗?”这时,我才发现她身上的冬裙。那个特殊的年代,除了演员基本上没人敢穿裙子,更别说是冬天了。小池的裙子在凳子上飞旋,扇起一阵轻风,搅乱我的眼睛。突然,裙子盘旋而下,掉到凳子上,露出小池圆满光洁的双腿。我赶紧捂住眼睛,别过脸去。小池却一把抱住我:“广贤,我们都不是学生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可以作主了。”我的呼吸忽然困难起来,感到她抱着的地方阵阵疼痛。我说:“放开。”小池没放,反而越抱越紧,紧得就像箍木桶的铁线。我大喊:“流氓!”小池的手顿时软塌塌,像松开的绳子那样滑落。我喘了好几口,才把丢掉的呼吸找回来。小池穿上裙子,不停地抹泪。我跳出后窗,跑了好远也没甩掉她的呜咽,胸口仿佛还堵着一团什么,便对着归江吼了一声:“流氓!”
这个晚上,小池是流着泪回家的,仓库离她家有两公里,两公里她的泪都没流干,你就知道她有多伤心。回到家,她把绑好的铺盖卷解开,把木箱里的衣服、饼干、牙膏和香皂全部掏出来,摔到客厅的地板上,然后坐在上面哭。她爸问她为什么?她说不想插队了。她爸说明天就要出发,想不想插队不是我们池家说了算。但是小池不管不顾,双腿踢蹬,眼睛哭得像烂桃子又红又肿。她爸只好割了几斤猪腿肉,连夜赶到赵万年家,求姓赵的把小池留下,或者找一个人替她去插队。赵万年说好孩子都要放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这事我没法帮忙,你也别拿猪肉来当糖衣炮弹。她爸回到家,把猪肉摔在桌上,冲着她就骂,当初谁叫你报的名?你不是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吗,现在怎么突然不想去作为了?她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好慢慢地把哭泣声调到最小,把那些散开的衣服重新折叠,放进木箱,把那个铺盖卷又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