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嬿嬿专访(2)

解嬿嬿:应当说,这种忧伤和孤独感是没有办法根本克服的。只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其实,莫小米总是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惨的那个人,总是因为这个不快乐,但等到她有一天发现姐姐单晗雪的生活真相时,她才发现原来世界上总有比自己更惨的人,更惨的事情,这不是旁观者清,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积极的乐观的。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人总是需要做出一次次的选择,我想说的是,要尽量选择做让自己愉快的事情,让自己期待的事情。别钻牛角尖儿,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快乐的生活。

付艳霞:快乐的生活就能够发现“门背后的天堂”吗?

解嬿嬿:不是,快乐的生活能够发现门里面的天堂。我的本意是,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选择,这个选择就好像一扇扇门,打开了其中一扇,就会错过其他很多扇。而打开这一扇之后,很可能会发现里面的世界异常灰暗,跟自己想象的不同。于是就会想象其他的门背后可能是天堂。于是,看起来触手可及的天堂就变得遥不可及了。选择了,就没有办法回头。

付艳霞:这有点像“负面教育”,把生活的不完美,人的不完美都展示出来,在残缺中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甚至不惜写到漂亮女孩子的死,写到大学教授的人性缺陷?

解嬿嬿:是的。我不想说教,不想告诉读者应该怎么样,只是想通过我的主人公来让大家体会,体会成长,珍惜成长。我特别想说说欧阳老师这个形象,可以说他直接为单晗雪的死负责。但最后,他也因为内疚而自杀。写到这儿的时候,我特别心痛,每个人,不管他是自己的父母、老师还是什么身份,都会犯错误,都有缺点,甚至都有丑恶的一面,所以我们真的需要宽容,需要在残缺中发现完美。

付艳霞:确实,人往往是非常复杂的。而在青春文学里面,反映这种比较沉重的话题,可能难度更大。尤其是这个话题跟中学生的恋爱、青春萌动结合在一起,难度更大,你是怎么把握其中的度呢?

解嬿嬿:写到中学生的恋爱,我只有一个原则就是“真和纯”。我看过一篇外国小说叫《本爱安娜》,是写两个小学生的,一个叫本,一个叫安娜。写得特别美,特别单纯、特别真诚。其实,青春萌动和异性之间的好感,是青春期少男少女无法回避的一个现象,我个人觉得正面引导更重要。情感本身是很微妙的东西,如果硬是打压,可能会适得其反。我在写到莫小米对安承凯的感情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完全遵从着真诚清纯的逻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跟他们同喜同悲。

付艳霞:是的,写作往往是这样的,只有首先打动了自己,才能够打动读者,尤其读者对象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时候。他们很厉害,一眼就能看出是真的贴近他们的生活,还是故意讨好他们。比如他们对郭敬明、韩寒的喜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的写作真诚,容易融入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

解嬿嬿:是的。所以,虽然我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跟“80后”不同,但我有时刻保持着和他们的接触。我有很多这样的朋友,也总是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想问题。而正因为我的年龄要比这些中学生朋友大一些,我也能够提供一些复杂的信息,让他们在认识生活和认识世界的时候,多一些思想准备和情感准备。

付艳霞:聊得非常尽兴,也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支持《门背后的天堂》,支持解嬿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