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春 19(3)

   当下细春便下楼,跟安伍一起去鱼塘——经过这一遭,吃了亏长了智,日后用心成熟不少。
  
  李福仁原先以为三春稍作停留,便又出去混的,他已习惯了三春把家当成客栈。却不料,日复一日不见他走,便开始催促。三春便道:“这么热的天,狗都不去寻屎吃,要人去哪里!”常氏也劝道:“你就让儿子在家住一段,待天凉了出去做活。”只是这一年,天气由夏转秋,由秋转冬,却见三春始终在村里浪荡。李福仁对吃白食的一向不客气,把坏话都骂遍了,那三春却如一条忠心耿耿的狗,不肯离家。有时为了应付李福仁的驱逐,他也动了游击战术,或去美景、美叶家里混吃几天,或去细春的池塘喝酒喝几天,或是常氏派他去走个亲戚门头的,所到之处,能借能骗能哄到钱的,一概不放过——那常氏后来去问了神仙,问的是:我那第三个儿子也不是傻瓜,也不是本事不如人,为何不思成家立业,只是一味浪荡胡过?那神仙掐指算了,回的是:祖上坟墓风水如此,必定有一人是不成事打光棍的。
  
  时不待人,年关又至。这一日,街头店的细清抱着账本走进厨房,道:“阿姆,大过年,来要账了。”常氏正在擦洗木门板,准备过年,道:“何时欠你的账,我倒不记得。”细清看了账本,垂首凝神道:“都不是你赊的,是三春,赊三次烟,一次白酒,一共是十八块六角。”李福仁正抱着火笼进来,早听见了,道:“他欠的钱合该他自己还,不该跟我们要的。”细清道:“是哩,我正是来跟他讨哩,他不在只好跟你们老两口说了,你们还是合家吃住吧?”李福仁道:“他是赖在家里吃老人的,可是我们并不与他还债的。”常氏道:“细清侄,他这会儿是不在,待他回了,我叫他自己跟你打理账来。不怕你笑话,一说到三春的麻烦事,老头就急!”细清道:“那就你转告了。”悻悻走了。李福仁已是怏怏不乐。
  
  细清只是头一个来讨账的,一连两三天,讨账的比走亲的还勤快,只一个接一个来,多是三春赊烟酒的,其他有各种吃食用物,从上边街到下边街店头一律不放过。又有那前日来了寻三春不得,今日又来的,常氏应接不暇。能应付过去的则应付了,只道三春不在家,待他回了自己清账去。却并非每个都能这样应付过来,也有的纠缠不休,钱数少的,人家也不愿意来第二次,兀自要算清,常氏也只好替他还了。更甚者,如李怀温的儿子来讨账,并没有那么好对付,只是道:“你儿子和你是一家,他不在,就该你出的,这是常理。若你叫你儿子到处赊账,人来讨了便躲开,你只用嘴皮打发了,那岂不是骗子吃白食!”说得有理有势的,只叫常氏还不了口,只得道:“哎哟,大侄子你莫这样说哩,若有钱我也会替他还的。”李福仁却气已在胸口堵了几天,胡乱发狠道:“你莫来讨了,我没生这个儿子!”那李怀温儿子却不依,道:“全村人都知道他是你儿子,就你不承认,这不是明摆着赖账吗!”李福仁气得要动粗口,那李怀温儿子也不示弱,决意干上了,害得常氏嘶声叫人过来拦开两个,急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同厝人来劝,七嘴八舌好不容易打发了这一遭,常氏再也不让李福仁在家里呆了,只叫他出去与老头耍嘴去。合着那三春知晓这几日是讨账的日子,也不知躲到什么角落里龟缩不出了。
  
  待到那大年三十,鞭炮响了,讨账的再无理由来了,三春便冒了出来,无事般回家吃团圆饭。连常氏都不得不叹道:“儿呀,你去了哪里,家里门槛都被人踏平了。”李福仁倒是气得都不再生气了,只是冷言道:“你不要再回这个家来了——嫌惹的麻烦还不够多?家里无力为你擦屎了!”三春早知道李福仁话里的意思,道:“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欠人家的钱合起来也不过是两三百块,弄得跟天大的事一般!”李福仁道:“我不想理会你是多大的事,只要你不再踏进这个家来,脱了干系!”父子俩一言一语,虽不火暴,却把一家人都弄得尴尬,全无过年的祥和气氛了。常氏做和头道:“大过年的,你们莫再吵了,有事过了年再说。”停了半晌,李福仁道:“过了年你就另谋出路,别在这个家白吃白喝了。”三春理亏,也不言语,当下众人说了别的话题,常氏招呼一家吃团圆饭不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