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跃马扬鞭(7) 

杨旭对东堤下村太熟悉了。他与鲁子凡在这里搞过土改,办过初级社,他对李万福这些富裕中农的情况早有预料,但没有马上制止,而是先把贫下中农社员召集起来,传达中央精神,大讲土地分红不合理,讲消灭私有制的伟大意义。贫下中农们地少,一说高级社取消土地分红,当然拥护。随后,他才把那些富裕中农集中起来,传达中央文件精神,引导他们对照自己,有没有想变成富农的想法。这么一来,李万福们再也不敢闹退社了。这样,东堤下村的曙光社和前进社顺利地合并在一起,建成全县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通过社员代表选举,石大夯、韩天寿、李碾子分别当选为东堤下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正副社长,何春秀、李万福和韩大有当选为社管委会委员。何春秀任妇女主任,李万福是会计,韩大有当保管。

石大夯关心李月萍,事事想着她。在开始成立高级社的时候,就想把月萍吸收进来。他把这个想法对杨旭一说,杨旭就直皱眉头,“大夯呀,你对月萍的感情我知道,可这牵扯到阶级路线,不能感情用事呀,弄不好要犯错误,甚至受处分。”

大夯说:“对这事中央有指示,怕啥?”说着,就把那本《关于农村合作化问题》的小册子拿给杨旭看。杨旭见那画着红道道的地方写着:“在已经基本上合作化了的地区,在那些已经巩固的合作社内,则可以有条件的分期分批的接收那些早已放弃剥削、从事劳动、并且遵守政府法令的原来的地主分子和富农分子加入合作社,参加集体劳动,并且在劳动中继续改造他们。”杨旭看了一遍又一遍,白纸黑字确实是这么写的,可他怎么就没注意呢?他只注意发展了,只想办高级社了,就忽视了这一段。大夯这一提醒,他就有了一个新想法。吸收地主富农入社,这个问题多数区的领导不会注意。如果自己这样做了,可能又创造一个新经验,更能显示出自己的领导水平高人一截。可他又怕吃不准文件精神挨批评。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在向县委汇报时没敢直说想这么做,而是以请示的口气试探了一下,说下边有这种想法,还说这种思想很危险。他真没想到,县委书记陈列夫立刻肯定了这种意见,并说他们对中央精神学得透,吃得准,有眼光,有气魄。他心里有了底,做起来也就义无反顾。为此,他受到县委的表扬,不久便被提拔为县委常委兼县委农工部长。鲁子凡当了五区党委书记。

在东堤下村农业社高级化运动中,杨旭蹲的这个点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的。没想到在李能三入社问题上碰了一鼻子灰。

东堤下村人都说李能三有七十二个心眼,八十三个转轴儿。这个人爱出风头显示自己。别人穷了他撇嘴,别人富了他生气,事事想占上风。办初级社时,李碾子和韩天寿在他身上没少下功夫,硬的软的都使了,结果小猴没斗过老猴。李能三不入社有他的想法。老两口子十几亩好地,一眼土井,一头骡子,一挂胶皮大车,犁耙绳套齐全,万事不求人。看着那些入社的,原来都是些穷光蛋,虽然土改分了地,也是七长八短的。要是入社跟他们搭伙,就等于把自己这个肉轴子扔到了穷棒子堆里,叫瘦狗啃他这块肉疙瘩。这种吃亏的事,他说啥也不干。因而不管你开什么会,也不管你讲什么理,反正他有老主意。你能说会拉,我一把死拿,爱咋办咋办,就是不入社。他见社员们干劲挺大,不服气地说:“要论种地,你们是关老爷面前耍大刀,圣人门前卖诗文,带着帽子亲嘴——差远哩。没有高山,显不出平地。不较量,比不出高低,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他爱说风凉话。春天,他见社里的一块儿玉米长得不好,讽刺说:“看人家社里的庄稼长得多好哇,秋后吃甜秫秸甭花钱买啦。”他见有的社员好耍奸蹭滑,就撇着嘴说:“这才是入社的优越性哩,专养懒汉。”麦收以后,他见社里的青苗壮实,生怕超过自己,半夜里又偷偷追了一次肥。没想到,天不下雨,他那块地没井,眼瞅着庄稼烧得越来越黄,急得他抓耳挠腮。碰巧老伴儿又病了,闺女刚嫁出去。他一个人上窜下跳,顾家顾不了地,眼瞅着眼窝塌下去,颧骨高起来,两撇小胡子也乍撒了。他急得跺脚:“糟了,糟了,这天灾人祸可把我害苦了!”秋天,他那谷子刚割下来,就赶上了连阴雨,淅淅沥沥地下了好几天,眼看就要生芽了。他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急得上火牙疼。石大夯想帮他,社员们坚决反对:“他根本瞧不起咱农业社,谷子烂在地里活该!”大夯宽厚地笑笑说:“他跟咱比是硬撑大肚子,是拿着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咱和他比,不是为了比垮李能三,而是用事实宣传农业社的优越性,教育他,也教育群众。”终于说服了大家,并亲自带一帮社员给他把谷子拉回来,帮他晾晒,感动得他一个劲儿地给大家作揖。大夯觉得这次对他教育不小,他也表示秋后就入社。没想到,事后又变卦了。气得社员们说:“李能三是铁石心肠,花岗岩脑袋!”

初级社转高级社,地主富农都入社了。李能三依然坚持单干。杨旭不想栽到李能三手上,就又来到东堤下村,想再做做他的工作。为此,他确实动了一番脑筋,还向社员们做过调查。

杨旭觉得,这次是以县委常委、农工部长的身份,跟李能三谈话,兴许会对他有所震慑。他把李能三叫来,单刀直入地问:“李能三,你不入社到底想啥哩?”

“没想啥,就是不想入。”

“总得有个理由吧。”

“要讲自愿,我就不入。”

这两句生硬的话像半截砖噎得杨旭回不过神来,气得心里直窜火苗子。他压着火气说:“李能三,你想过没有,这样顽固下去会落个什么下场?”

“一个庄稼人,就是干活吃饭。收成好,日子就好过点;收成不好,肚子就受点委屈。”李能三对这事看得很淡,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地主富农们都入了,难道你比他们思想还落后吗?”

李能三砸摸出这话的味道来了,依然笑着,“他们头上有金箍咒,不敢不入。”

“你是不是觉着自己头上没有金箍咒呢?”

杨旭话里藏刀。李能三不知是没听出来,还是不怕,立即回了一句:“我是团结对象。”

杨旭严肃地说:“中农听党的话,拥护党的方针政策。你跟党老这么对抗,还像中农吗?”

“那像什么呢?”这个李能三竟没被吓住,反而这么问了一句!

杨旭没咒念了,气得直喘粗气。他想发作,又怕失身份,硬压着心里的火苗子说:“李能三,我们的耐心可是有限的。不要以为我们软弱,对你没办法,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杨旭的话虽然声调软软的,但话里有刺。这话从县委领导嘴里说出来,让你脊梁沟子冒凉气。李能三这个犟种却不吃这一套。他冲杨旭笑笑说:“杨部长,我这块骨头你啃不动,别在我身上费劲啦!”扔下这么一句,站起来想走。

杨旭真的气急了,恶狠狠地说:“李能三,我告诉你,顽固到底决没有好下场!”

李能三回头瞅了杨旭一眼,摇摇头走了。

杨旭把石大夯叫来,生气地说:“我看不给他点眼色,简直不知道锅是铁的!”

大夯劝他消消气:“杨部长别着急,也别生气。他就是这么个人。”

杨旭神情怏怏地说:“这回我明白了,怪不得李碾子对他使用那种手段。这小子真是茅坑的石头——又臭又硬。”

“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李能三是个怪人。”大夯说,“他不入就不入吧,我看留下这么一个单干户,也不一定是坏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