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谈话会序幕(2)

1937年2月15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在预备会上,汪精卫、蒋介石、戴季陶、王法勤、冯玉祥、于右任、孙科、邹鲁、居正9人被推为主席团。这是国民党中央久违的一次抗战派雄踞高层的较量。以敢说敢冲冯玉祥为代表的抗战派在高层与于右任、孙科、邹鲁、居正的结合,对蒋、汪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力量是一个冲击和瓦解。继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果还跟着汪精卫跑,不仅在全国失去民心,在高层也将失去党心。所以,五届三中全会对蒋介石和国民党高层来说,都是一个带有转折性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李烈钧十三人提出落实三大政策的提案得以通过,从不同侧面表示了蒋介石由此在国民党党内开始向抗战派靠拢。会议提出“容共”问题。

汪精卫公开反对“容共”。2月22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举行纪念周,汪精卫出席发表讲话,特别提到“中央内政外交实际原系一事,主张容共无异饮鸩止渴。”汪精卫希望在“容共”问题上,拖住结束内战的后腿。在这点上,蒋介石表面上给汪精卫很大尊重,庐山谈话会没有邀请中共代表以及中共文化界名人,实际上,蒋介石正在庐山和中共代表周恩来谈判。汪精卫暂时蒙在鼓里。

7月7日,汪精卫偕褚民谊去12号官邸回访蒋介石,商谈国内政情及庐山谈话会事宜。蒋介石此时又像数年前对待冯玉祥“是是是”“唯唯唯”的方法对待汪精卫,汪精卫没有摸到蒋介石真实态度。

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龙王庙一带进行军事演习,借故炮轰宛平城,发起冲锋,驻守在该地的国民党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一0旅二一九团第三营奋起还击,改写了自“九一八”以来中国军队对日本军队的进攻蚕食一味退让的历史。史称“卢沟桥事变”。8日清晨,号外传遍了北平,日本便衣队谣言惑众,中日对恃情势十分紧张。

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团结抗日。

同日,蒋介石电令冀察当局:“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国动员,以备事态扩大。”

7月8日下午,卢沟桥冲突传遍牯岭;这次是战还是像过去那样妥协成为中外人士关注的焦点。

7月9日,杜月笙抵山,报告沪纱交易所风潮真相,日本利用经济强势花、纱涨价,停止本月交易。

7月10日,上海大资本家银行家虞洽卿抵山,当日,蒋介石召见。虞洽卿和吴鼎昌汇报了日商投资几百万巨资操纵沪纱交易所的情况。

7月11日,日本首相近卫召开内阁紧急会议,“决定采取必要措施,立即增兵华北”。

7月12日,蒋介石在庐山召开军政要人会议,汪精卫等在山要员一律出席,商讨卢沟桥事变后对日政策。会议决定对当前事态进行和、战两手准备,万不得已时,将不辞一战。蒋介石一面电示宋哲元,不屈服不扩大方针,就地抵抗日军。一面派出和平谈判代表,不放弃最后“沟通”的可能。

在这种紧张激愤的气氛中,武汉冠生园庐山支店开业。庐山第一期谈话会代表应邀陆续到山,分别安排在“美国学校”和“仙岩饭店”两处招待。据传,美国学校用西餐接待,代表们吃不饱,仙岩饭店粤式、苏式应有尽有,来宾大饱口福。谈话会地点定在“图书馆”之大礼堂。初定7月15日会期开始,因七七事变爆发,交通受阻,赴会者多在途中未能如期赶到,故延期。

7月16日晨,庐山第一期谈话会开幕式在图书馆举行,初到宾一百五十八人。后梁实秋等人续到,实际参加人数超过一百六十人。邀集人行政院院长蒋介石、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汪精卫同时莅会。谈话会由秘书长张群主持,汪精卫致词,发表引论说:“这次兄弟等,邀请各位来此,共同谈话,其原由系我们各人因职务关系不能常在一处,对于国家社会各种问题,所有抱负及意见,很不容易得到互相切磋砥砺的机会。如今借此暑期共同谈话,于集思广益上是很有意义的。……希望各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批评的尽量加以批评,要发表的意见,多多发表,千万不存客气,不存芥蒂。目前急务在于怎样排除国难复兴民族。其中关系问题很多,例如政治、外交、经济、财政、教育等等。谈话的方法拟于每次谈话中专就一个问题发言,庶几得有边际。兄弟如今先作一引论,这引论的意思在于略述过去的情形,至于现在怎样做法,将来应该怎样做法都愿意充分听取各位先生的高见。自从“九?一八”以来精诚团结,共赴国难成为全国一致的口号。共赴国难是我们共同的目的,精诚团结是达到此目的所必需之条件。几年以来不但本党同志共本此心不断努力,即全国知识界、产业界的有力份子,也是共本此心。对于国家危急只宜设法挽救,不宜因见解或政策之不同,而轻言破坏。”汪精卫对于“九?一八”以来国民党“先安内后攘外”的国策,没有一句检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