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辗转武汉上山(2)

贺耀祖一介职业军人,受到民众反帝行动鼓舞,即到医院看望受伤工人,又到英领事馆交涉,说:“工人间发生争吵,本是小事,你们为何任意施放舰炮,致犯众怒?”英领事解释:群众围攻租界,故放信炮告警,不是有意挑衅。英领事歪曲事实的回答,激怒了九江民众,开始罢市罢工,英租界见无法维持正常秩序,次日邀请贺耀祖出兵保护。

贺耀祖,湖南宁乡人,与刘少奇小同乡,比蒋介石小一岁,当年三十八岁,先后毕业于湖南陆军预备学校、湖北武备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26年奉湖南军阀赵恒惕之命,任护湘军前线总指挥。临阵反戈一击,被蒋介石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任师长。遇见这样的事,他一边派兵进驻英租界维持治安,一边向南昌总司令部和武汉临时政府汇报。

1月7日,邓演达率领一排宪兵到达九江,进入租界巡查。8日,邓演达在贺耀祖主持召开的各界联席会议上,听取意见。决定成立九江市民对英外交行动委员会,通电全国同胞,彰公理保国权。邓演达处理完英租界相关事宜,前往南昌,再次邀请蒋介石、张静江、谭延闿等人到汉。谭延闿1926年12月中旬以广州国民政府代主席的身份率领第二批委员北上,被留在南昌。张静江是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新选出来的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北伐前夕,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改选蒋介石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赴北伐前线后,其职由张静江代理。张早年是同盟会的财政部长,又是蒋介石拜把子二哥,他从广州动身略迟,刚到南昌不久。提出腿病加重,要在南昌休息一段时间。张是国民党高层有名的半瘫痪人,邓演达看到他瘦骨嶙峋的样子,一再表示请多保重。

谭延闿是国民党的元老,辛亥革命时的湖南都督,在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时期都是八面玲珑的人物,一见武汉代表来请,就主动做蒋介石的工作,动员蒋介石一起去一趟,大局为重。谭延闿开了口,蒋介石沉吟片刻,答应去武汉,一来视察武汉行营,二是亲自要求武汉英租界事件不能扩大。蒋介石将有关事件与张静江、黄郛等谋划后,即和谭延闿、北伐军总司令部苏联军事顾问加仑将军等一起动身。动身前,蒋介石下令驻扎在南昌程潜第六军去九江,替换贺耀祖独立第二师警备英租界。蒋介石显然对邓演达、贺耀祖英租界的处理方式是不满意的。

1月9日上午,蒋介石一行在邓演达等人陪同下,到达汉口码头上岸。迎面一看,大红横幅挂满街头。“热烈欢迎张主席!”“热烈欢迎谭主席!”“热烈欢迎蒋总司令!”蒋介石前面挂上两位高高在上的“傀儡”主席,打了蒋介石一个闷棍,也让邓演达大吃一惊。邓演达思忖这些标语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是自己缺席联席会议上决定对付蒋介石的“软武器”。孙中山总结国民党依靠西南军阀与清朝、北洋军阀斗争的教训,察觉国民党吃亏在于没有自己的军队,建军队一定要建为党军。缘苏联的全力帮助,1924年1月筹建黄埔军校,1925年4月,决定在黄埔军校教导团的基础上建立党军,党军党代表为廖仲恺,司令官是蒋介石。党军设政治部,下属各团、营均设党代表制,不少国民党党代表当时由跨党共产党员担任,这种体制对国民党党军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当然,也对任何想以掌握军队抱有个人野心的人,设立了一种牵制制度。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袖、党军党代表廖仲恺被暗杀,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利用“中山舰事件”,驱走了党军内所有共产党员,逼走了与共产党联系比较密切的汪精卫。5月,蒋介石等人又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抛出《整理党务案》,驱走了国民党内、政府内高层所有的中共党员。蒋介石利用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退让,使他统率的军队很快成为服从他个人的有生力量。直到养虎成患,武汉联席会议才提出“党权高于一切”口号,把张静江摆在了第一位,谭延闿放在第二位。蒋介石成了老三,严肃的斗争流于形式。蒋介石一见武汉这种架势,心知肚明,上岸平静地向迎接的来宾招手。跟随蒋介石后面的邓演达忧郁地感到,这种形式化的斗争方式也许会弄巧成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