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1)

贾樟柯本人的家乡——也是他头两部长片中的家乡——汾阳,是山西省西部的一个小城市。汾阳以具有本地风情的戏剧(晋剧)知名,并且因出了几位传奇性的将军1而闻名于世,四周被煤矿包围,煤矿也是当地经济的支柱。贾樟柯1970年5月出生于这个小城,父亲是小学语文老师,母亲是售货员。他在汾阳度过了多少有些叛逆的少年时代,在学校时成绩很差,结识了一帮后来成为他的“结义兄弟”的小混混。1980年代改变了中国大城市面貌的全面经济改革对汾阳这样的较小城市并没有直接和可见的影响,然而即便在这样的地方,改革的效果也逐渐地表现出来。20岁时,贾樟柯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去了离家108公里的省会太原。在太原,贾樟柯进了山西大学学习绘画;然而,正如他后来所说的,驱使他去太原学习的动机并不一定就是艺术理想:

你知道在县城里,如果想到其他城市生活只有两条路,一是当兵,一是考大学。对我来说当兵没有可能,我也就只能考大学,但是我学习非常差,所以就出去学画,因为美术学校的文化课要求比较低,我们一帮孩子去学美术都是这个道理。刚开始我们并没有理想,就是要讨生活。2

正是在山西大学学习绘画期间,贾樟柯第一次发现了电影的力量,有一次他碰巧走进一家正在放映《黄土地》(1984)的电影院,《黄土地》便是陈凯歌导演的成名之作,讲述八路军战士到遥远的陕北农村搜集当地民谣的故事。与贾樟柯成长的环境相似的电影背景,还有电影那强烈的视觉风格,立即触动了他。正如贾樟柯后来回忆的:“那时候也不知道谁是陈凯歌,也不知道《黄土地》是怎么回事儿,但是一看就改变了我的人生。看完《黄土地》我就决定要拍电影,我要当一个导演。这样就开始对电影感兴趣。”3这一次的电影顿悟促使贾樟柯报考电影学校,并于1993年他23岁的时候,进了著名的北京电影学院。贾樟柯就读的是文学系(实际上偏重电影理论),为的是避开导演专业的激烈竞争。不过满怀抱负的他很快就自己创造了机会,得以收获站在摄影机后执导的体验。在北京就学的第二年,他和一群同班同学成立了一个电影小组,目的是拍摄他们自己的学生电影。这个名为“青年实验电影小组”的团体,受到几年前刚涌现的第一波中国独立电影导演如张元、王小帅和吴文光等的激发,成员们聚集在一起,想拍一些学生短片。不久之后,贾樟柯与这群人合作,执导了他的第一部短片《有一天,在北京》(1994),这个以Betacam拍摄的录像描绘了游客在天安门广场的情景。作为在北京仅仅待了一年的外地人,这部短片可以看做是贾樟柯借机反映了四面八方而来的众多中国人对中国实体和政治的中心——北京天安门——的朝拜。贾樟柯的摄影机所捕捉到的一切奇特地融合了种种最为平淡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发生在这个向来与史诗联系在一起的场所。

接下来的一年,贾樟柯导演了一部更为重要的短片,这部短片标志着他签名式的美学风格,还有许多他在几部早期剧情片中将会继续挖掘的核心主题的形成。《小山回家》(1995)截取了一个北京外来民工生活中的几天。1995年春节临近,王小山,一个失业的餐馆厨师,决定回家探亲。五十八分钟长的电影追踪了小山游走于北京的行程,而不是他的回乡之旅,他请求许多从河南安阳来京的同乡,包括一个大学生、一个票贩子以及一个妓女,与他同行。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