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恩人与鲍恩人(2)

谨守家训,盘子受疑

正所谓前途莫测,一行人把他留在村子里,上路之后不久,途中就遇到了猎取人头的土著人的袭击,全部惨遭杀害,无人幸免。

那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当时台湾山区还有猎取人头的部落。外出赶路者结伙同行的一个原因,也是为了防止受到他们的袭击。不过,猎人族部落也随之升级,增加更多的人数。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回到正题,L家先祖幸亏脚被鸡啄了一下,反而捡回了一条命。于是,他郑重地制定了如下家训: 

吾家子子孙孙,永世禁食鸡恩人。 

跟这家L姓家族的人吃饭,真是非常烦人。每当上菜的时候,他们都会用怀疑的眼光盯着盘子,还不时用筷子拨一拨盘里的东西。

N先生则用不着太紧张,因为鲍鱼相对还能保持原形。

而L家则没那么容易。鸭、鹅、火鸡等跟鸡类似的东西很多,而且一旦切碎之后,就无法从外观分辨了。

忌口的效果

由此,我们不禁想到,对食物有所禁忌,也还是有某种价值的。

对于什么都吃的人,别人也许管不着,不过他自己很可能吃到乱七八糟的东西。有所禁忌的人,则会时时注意,以防吃到忌口的食物,因此也许还会顺便注意到奇怪的东西,例如变质的食品,从而免于食物中毒。

妻子对丈夫说了句不安的话:“如果有人想要毒死你,还真是非常简单。”

丈夫兄弟一共十人,小时候激烈生存竞争的后遗症,就是无论端上什么吃的东西来,等不及仔细看一下,就狼吞虎咽起来。

听妻子这么说,丈夫觉得有理,于是认真地陷入了沉思:

“为了防止被人毒死,想想需要给自己制定一个什么禁忌才好呢。禁忌的东西,最好是难吃的东西。绝对不能把鲍鱼这样的美味拿来当禁忌……”

看他喃喃自语,为自己考虑得还真够周到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