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建军固防:封疆大吏第一人

1870年,这一年是李鸿章政治生涯中的转折点。九月初六日,他正式接直隶总督大任。虽然直隶在各行省中最为重要,应重点防备,但这里的问题却是不少,吏治、民政、防务等问题都很棘手,都等着新上任的直隶总督李鸿章来处理。

1871年五六月间,直隶下了嘉庆六年以来的最大的一次暴雨。永定河上游发生了八处漫口,卢沟桥下的石堤也被洪水冲毁。夏季到来时,整个直隶一片泽国,仅有少数高地有点收成。李鸿章奏请朝廷后得以截用漕粮10万石赈灾;同时,又在江浙各买米2万石补充。然而七八月之交的一场持续了36昼夜的大雨,让高地也没有了收成。李鸿章只好先从直隶藩库拨银30万两,同时借出兵饷30万两,再预截京饷5万两救急。他几乎要筋疲力尽了,在给过去的幕僚丁日昌的信中写到自己的身体情况已是:“冬春患咳,入夏稍愈,精力大不如前,时赖药饵滋补”。从此以后,他开始注意保养自己的身子了。九月二十一日,他给曾国藩写信说:

“现届立冬,水退仅二三尺,平原尚有数尺,须来春解冻后可渐涸复。饥黎满目,生计毫无,殊深悚具!唯督饬印委尽力筹办,总想做到‘实惠及民’四字,以副荩怀。”

他对民众疾苦表示了同情,同时也对小民生计十分关怀,极力想要实现“实惠及民”,这非常值得肯定。

工部尚书毛昶(chǎng)熙于十月上奏朝廷请求裁撤三口通商大臣。他提出海防和洋务本应由直隶总督负责处理,只是因为当时山东河南“匪纵未靖”,总督一直在保定驻扎,远离三日,这才设立了驻在天津的三口通商大臣,方便管理,这是权宜之计,如今天津的洋务和海防的重要性远胜保定的防务,应该让总督一人统一筹划。

十月二十日,清政府同意了毛昶熙的主张,裁撤了三口通商大臣一职,命李鸿章兼任北洋大臣,处理一切北洋洋务和海防事宜。同时任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山东登莱青道所管的东海关、奉天奉锡道所管的牛庄关都归北洋大臣统辖。此外,朝廷还下令将原通商大臣衙门改为直隶总督行馆。规定要在每年春季海口开冻后移驻天津,入冬封河时再回省城保定,如遇紧急情况可以例外。朝廷把此重担交给了李鸿章,并叮嘱李鸿章认真筹划洋务和海防,“尤须统筹全局,选将练兵,大加整顿……”

显然,李鸿章对这个任命是非常满意的。为了更好地完成朝廷交给的任务,他建议添设专管中外交涉事件和新、钞两关的税务的津海关道,还自己兼任直隶总督的海防行营翼长。提出了在运河北岸修筑天津新城计划。他还举荐有多年总署经验的陈钦为津海关道道员。

十月二十七日,李鸿章离开天津前往保定,顺路对治河和救灾的情况做了了解。到保定后,朝廷升直隶布政使钱鼎铭为河南巡抚的诏令也随后来到。钱鼎铭任李鸿章幕僚多年,工作非常得力,他的离开让李鸿章“如失左右手”。

1872年正月初五日,亲僚们在保定总督公署里,设宴庆贺李鸿章的五十大寿。其中,他的战交、学者俞樾写了一幅寿联: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春酒一尊,为相公寿;

治内用文,治外用武,长城万里,殿天子邦。

翰林院编修黄彭年则在自己的《合肥相国五十寿序》中,将李鸿章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召公和韩琦并列,说:“相国之早达与召公、韩公同,其封爵官太保开府于燕,与召公同;其见垂于外夷与韩公同。”“若当大难初平,国家所依赖,中外所翘首而企望”。虽然都是美言,但也还是有一定正确性的,因为召公地位的重要仅次于周公,曾国藩当时还是国家所依赖的第一中兴名臣。

二月初四日,曾国藩去世了。李鸿章刚接到消息时还半信半疑,以为只是昏迷不醒,但是得知朝廷也发出了唁文并追赠曾太傅后才相信。李鸿章是曾国藩门下最早的弟子之一,曾国藩对他的恩情也是最深最亲切的,一想到此他不禁悲痛万分。然而,他能够冷静下来,决心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曾国藩的遗志,支持国事,让恩师能在九泉之下瞑目。

李鸿章自视为曾国藩第一门生以及曾氏衣钵传人,准备在自强的运动中领导群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皇权专制已是封建社会的顶峰,在其260多年的历史里有几百个大学士和军机大臣,然而都是空有宰相之名而无宰相之实。而且清朝由少数贵族统治,故而又采取以亲贵王公和满族大臣牵制这些人的举措,让这些人成了“灯映相公”、“招鹤宫保”,与皇帝的侍从近臣无异,不及六部尚书尚能够主管本部,做些实事并有所建树。

同治时代,同样是内忧外患频繁,清政府仍然依赖重臣,一等肃毅伯、大学士——也就是通称为爵相的重臣李鸿章也因而成了清朝的真正宰相。特别是当曾国藩和左宗棠相继去世以后,李鸿章独撑大局,是“以一身负天下之重”的人物了。

朝中重臣,当时时势,都构成了李鸿章成为真正宰相的条件。军机处是政府中枢,由几位王公大臣组成,这几人同时又兼任总理衙门大臣,而这两个机构都由恭亲王主持。恭亲王原任“议政王”,权势很大,但是同治四年(1865年),慈禧太后打击了他并免去了他的议政王职位,缩小了他的权力;而且慈禧太后还加紧扶植他的反对派以牵制他,让他难以实施大力改革。这样他只好在提出决定之前要先与外臣商议并达成一致,让下面提议,而自己带领枢臣加以支持的方式达到目的。这样做减少了他在中枢内部的摩擦,日子也好过一些。

此外,中枢人物虽然负担决策研究,并草拟谕旨,但他们都待在京城里,对外情知之甚少,所以在做决策之前只能求助于封疆大吏,对封疆大吏中的首席——直隶总督自然更为倚重。

还有,枢臣的气度和性格也有影响。恭亲王周围的人有文祥、宝鋆(yún)、桂良、胜宝等,他们思想先进,认真负责,面对外国的侵略威胁,他们准备着卧薪尝胆,以振兴中华,对于内政外交的重大问题,极少有独断独行、刚愎自用,采取的多为“博采周咨”,“谋定后断”。这样,封疆大吏积极建言进策就有了良好的环境保障。此外,他们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等人相似,内外相维以推行洋务运动,是一个共同的洋务集团,相互关系十分融合,故而李鸿章的意见较为容易被采纳。光绪二年(1876年),文祥逝世后竟出现李鸿章不出主意,他们就不作决策的局面。在曾、左、沈相继去世后,李鸿章更成了他们的核心和精神领袖。

直隶总督位居各地封疆大吏之首。巡抚是其他各省的最高长官,两三个省之上置一总督;而直隶省一省就置一总督。此外直隶总督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卫京师,这比各省重要。朝廷一般让重臣担任此职务并兼任内阁大学士,人称“宰相级总督”。李鸿章任直隶总督之前就有了协办大学士的头衔。同治十一年(1872年),他晋升为武英殿大学士。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4年),他再被晋升为内阁大学士之首——文华殿大学士,成为首席阁揆。在李鸿章之前,该职位一直是由满人担任的,李鸿章是第一个得到这一职衔的汉人。因此,他稳坐封疆大吏的头把交椅,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的领袖,一干就是25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