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百兴虽然从业为偷儿,但自认为品格高尚。太平公主周围的这些人在人品上大多十分低下,为太平公主出的主意也都是些阴险狠毒的点子,所为的全都是太平公主与他们个人的私利,全无国家社稷之想。如果混迹于这些人之中,这是常百兴所极不情愿的。
看过了这些所谓国之柱石的丑态,常百兴很为自己的人格感到自豪。他自觉虽然是个偷儿,但盗亦有道,他登堂入室,钻隙逾墙,所盗者均是悖入悖出,自己取不伤廉。而以往所为,他常某人都是堂堂正正,绝不失仁义之道。
然而,令常百兴不安的是,这几日出来踩盘子,他总是觉着身后有一双眼睛盯住他的脊背,使他如芒刺在脊。但当常百兴拿出了本行的绝招,几次试图逼对方现出身形时,却从未发现过可疑的踪迹。
许是自己太紧张了,以至于疑神疑鬼。
回到客馆,常百兴与离开时一样,先是从茶役的窗前走过,顺便听一下里面的动静。如今正在节日里,客馆中只有他们二人。
与往常一样,茶役的房中照旧是鼾声如雷。
8
"您家,昨儿没去平康坊看看?听说昨晚平康坊有春宫戏,您家要是去了,一定大饱眼福。"
从太平公主府上踩盘子回来,常百兴憋了一肚皮的晦气,原想睡个好觉,晚上到太子宫中再去看看,谁想这个殷勤过分的茶役天光刚亮就来叫门,让他当真有些哭笑不得。
"今儿您家打算杀些什么东西,小的好去预备。"
"滚一边去,不杀了。"
"明儿呢?"
"滚。"
常百兴在怀疑自己是否有勇气去杀死一个活生生的人。
他决定今天到太子每晚办公的崇文殿中去看一看。这十几日,常百兴穿梭于太平公主府与太子东宫之间,进退路径,规避方案也都已想好,只是他还没有见到过太子的真容。
太平公主那里护卫的禁军虽多,但疏漏之处也很多,来往很是便利。然而,他暗中观察了几日后,对太平公主这个人并不欣赏,尤其是太平公主以官位和金钱驾驭大臣的方式让他反感。
常百兴这十几日里调动了他在长安的所有关系,为他仔细地搜集有关太子和太平公主两大营垒中的情况,从各个方面得出的结论都显示出太平公主在力量对比中占有相当大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首先,太平公主自她母后武则天当政时就处于权力的中心,经历了中宗、韦氏,以至于当今三朝,使她在朝政中的权力有增无减。可以说,太平公主对中央政权的了解与操纵政权的手法之熟练,当朝无人能比。
与之相反,太子李隆基久任外官,年纪轻,见识浅,虽曾贵为临淄王,但在他调任京官之前对中央政权的运作几乎是一无所知。太子入京不过一年。
其次,太平公主参政几十年,文至宰相,武到大将军,受过太平公主或她们武家赏识提拔的大小官员不计其数。虽说太平公主为政腐败,但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发自于平民的无力的怨恨,在太平年代里,这种怨恨不会解决任何问题。相反,她的腐败却很实际地为她编结了一个虽不十分牢固,但相当庞大的利害攸关的关系网。
太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当初的政变不过是借助了与他私交甚厚的几位低级将领和人们对两朝妇人当政的反感,更多的助力还是来源于他如今的对手太平公主。如果当时没有太平公主的支持,太子如今早已作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