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2)

常百兴出来做事从不慌张,也没有必要慌张。他相信,只要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够细心,下足了功夫,如果不是上天有意要灭他,他绝不会失手。

一连几天到太子东宫踩盘子,他都是沿着东宫的西墙走,因为,西墙的另一边就是宫城太极宫。许是怕太子谋逆,皇上的宫城与太子的东宫之间的这道墙上,竟连个角门也没有。又因为这道宫墙是夹在两宫之间,这里巡查的卫兵也极懈怠。看来最强的地方正是最弱的地方,老头子的话一点儿也不假。常百兴想起了自己的爹,那个挥金如土,仗义疏财的老偷儿,一生偷遍天下,死时却家无余财,留给常百兴的只是一身偷儿的技巧和他啰里啰嗦的一大堆琐碎的经验之谈。

不过,常百兴在自己日后的经验中发现,父亲当年每一点不厌其烦的叮咛都是让他立身保命的良方。

东宫东北面的龙首山上是大明宫。隋初兴建长安城时,因为风水的关系,将皇宫建在了长安城中地势最为低洼的地方,加上城南的清明渠与城西的漕渠又都源源不断地将渠水注入太极宫中的海池,使得宫中潮湿不堪。所以,贞观八年,太宗皇帝在宫城东北面的龙首山上,也就是汉朝未央宫遗址的东面更高处,修建了这座大明宫,作为颐养太上皇之处。从那以后,太宗、高宗、中宗等先皇在西京时都是住在大明宫。当今万岁此时也住在那里,因天后武则天去世之后历中宗、韦后以至当今,政事频更,短短几年间,政变就发生了四五次,所以大明宫四周的守卫十分严密。

如果打算从东宫的北面出去,简直是自投罗网,这一点常百兴心如明镜。

东宫南面是天街,也就是在宫城与皇城之间的一条极为宽阔的横街,在这里,白日上朝的官员下值以后,整条街上连鬼影子也见不到一个。因为太子的东宫在皇城的最东面,所以出了东宫的南门--嘉福门,向东再出延喜门,便是永兴坊。负责东城治安的左金吾卫就设在永兴坊的西南角,与延喜门隔着一个街区。常百兴当然不会从这些个宫门中穿过,实话说出来有些好笑,只要是在夜里,常百兴回到自己的家中也必定是翻墙而过。再者说,三丈五尺高的长安宫城对于常百兴来讲还不如一道门槛,门槛有时能在青天白日里绊他一个跟头,而翻墙他却从未出过错处。

只要出了宫城事情就容易多了。大唐宵禁甚严,各街坊关闭坊门之后,没有人胆敢在金吾卫门前找罪受,所以,金吾卫的门前除了偶尔进出的巡街兵士外,甚是冷清。从那里溜过去对常百兴来讲真是方便得很。

常百兴前几日刚刚在金吾卫所在的永兴坊内太常乐工的住宅区里,临时租了一个小小的独门院落,作为他夜间从东宫踩盘子回来的藏身之所。

这会儿他回去,刚好可以美美地睡上一个早觉。

2

这件危险的差事开始于十天前,也就是景云元年的腊月二十八。

"尊驾何事?"

无论何时,常百兴对跟在自己身后的任何人都会大为光火,哪怕这人是自己的亲爹。而这个人竟然踩着他的脚后跟,跟进客房来。

来人是个六十多岁的矮胖老者,神色坦然,衣着也很体面。他随手带上了客馆的房门,免得门前来往的闲人向房内窥视。然后,他客气地向常百兴点了点头,便好像他是被请上门的客人一般,径自脱靴坐在了席上的矮几边,而且是毫不客气地坐在了上首。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