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和静静的第一次见面(1)

一场沙尘暴停止后的第二天,阳光出奇明媚,我和静静正式见面了。一套看上去和国内所有学生穿上效果都一样的大号校服,松松垮垮地罩在了静静身上,标准式“碎发刘海”遮盖住了她的双眼,MP3塞在耳朵里,全身上下贴满了“别打扰我”的标签,整张脸几乎看不到什么表情。这就是静静给我的第一印象。

她站在门口观望周遭,看到我之后,没有和我打招呼,似乎也没有打招呼的准备。“你好!我是兰海。”我主动伸出我的手,主动是我的第一个战略。

静静仍把手插在兜里,看着身边的两个椅子,似乎在考虑红色和蓝色哪个更适合自己。“坐蓝色的吧,和你很配。”[孩子们很愿意自己和某种事物相配。给孩子这样的评价是建立轻松沟通的第一步,给谈话增加一些孩子喜欢的时尚元素。]我自顾坐了下来,对她说。

“嗯,你就是给我做咨询的人吗?”小姑娘口气中充满了不屑一顾和怀疑。

“是啊!我,不像吗?”我挑着眉毛说。

“我还以为会是一个老太太,学校教导主任那一型的。”声音明显放松了,她坐了下来。

“哦,这么说,你来之前就对‘我’有了一个预测?要不我去化个妆,让你不至于失望?”[让孩子感受到他的看法的重要性很重要,可以让他积极参与到谈话中。]

“这倒不用。”酷酷的声音,静静说话声终于大了点儿。

既然她父母已经和她说过了,我就准备来一个单刀直入。虽然这样比较冒险,后果也可能是静静什么也不说了,但我还是决定试一试。“你知道我是谁?为什么我们会坐在这里?我们要干什么?”我连续抛出几个问题。不出所料,静静被我的直接再次触动了。

“不就是我爸妈见我心情不好,让我来找你聊一聊吗?”她试图随意,以隐藏起她拘谨背后的紧张情绪。

“那你怎么看?愿意和我聊吗?你对我第一印象如何?我特想知道,因为第一印象基本上决定一个人是否在团体中受欢迎,我总想知道别人对我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我也正想找个男朋友,你要不给我点建议?” [主动说出自己的烦恼,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并且建立一种谈话氛围。]

这句我早有准备的话立刻提高了她的敏感度:“你?我不知道,不过挺吃惊的,没想到我爸妈还挺时尚,给我找了个心理咨询师,可你和我想象中的特别不一样,所以有些吃惊。”静静没有回避或扭捏,干净利落地表达着自我感受。

“吃惊?也就是说第一印象除了好、坏、中等以外,还有一种吃惊。这下好,吃惊之后看见我的人就晕了,我爱干吗就干吗,哈哈。”[谈话中的幽默可以帮助孩子放松情绪。]我表面上自得其乐起来,心里却留心着她的变化。我的笑声打消了她的拘谨,静静随着我乐了。

“你初三了,有喜欢的男生了吧?”[直接进入孩子认为家长和老师不会和他们讨论的话题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并且给孩子一个正常的情绪反应是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和尊重的方法。]

“啊?”静静嘀咕着,“你怎么这么直接啊?”

“我就是好奇,怎么就准你看我吃惊,我直接就不行呢?”我一边说,一边观察着静静脸上的表情。

“有啊,当然有喜欢的了,这有什么可奇怪的。”静静冷冷地直视我的双眼,还挺装酷。“我只是奇怪,你会喜欢什么样的人?”[不要探听孩子喜欢的是谁,而是需要知道那个人是什么样的,这样才是对他们的关心。我们没有办法让孩子不喜欢一个人,但是我们可以帮助他们选择一个值得喜欢,能够带给自己动力的人。]这次我是真好奇了,事实上,从我见到她的第一眼起,我就开始想什么样的人会让她喜欢。我的直觉判断她喜欢的男孩不会是那种健谈的,而是深沉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