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妈妈几时回家(4)

 

老公选择上海其实另有深意,在恋爱之前,他就说:“每个男人心中都装着一个奔腾的大海,我想在30岁之前做一只自由翱翔的海鸥,试试大海的深浅。”结婚前,老公一直想到广州南方报系或是上海打拼,但由于婚后生了小孩,他的心才暂时安静了下来。他走的很坚决,那天,我很想对他说,事业上无论多风光的女人,回归家庭后只想做一条小溪,美满的婚姻如涓涓细流源远流长。可我始终没有开口,送他到了武黄公路口,回家后我沿着江堤一路走回家。那个冬夜,雪花漫天,夜白如水,新月如钩,我给老公发了条短信:“想我的时候,抬头看看月亮吧,我就是那看护你的月光,不做阻挡你的墙,我的爱是折下自己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一周后,老公打来电话,“老婆,上海没有海,有的只是慕名而来赶海的人;上海没有海,有的只是茫茫的人海;上海没有海,有的只是堆砌在一起的砖头瓦块;上海没有海,上海有地狱,上海有天堂,上海有博物馆,上海有垃圾场,可上海唯独没有海”。这一切早就在预料之中,从地理位置而言,上海市中心并没有海滩,只有黄浦江,市郊金山、奉贤的海滩也都是人造的。

是选择老公,还是即将上幼儿园的女儿,我一直在犹豫。女儿很聪明,不到3岁就会背唐诗、唱英语的儿歌,甚至自己作词作曲唱些说唱歌谣,只要播放音乐,她就能和着节拍自己设计舞蹈动作。以前老公常把采访对象约到家里,来了客人了,女儿会主动给别人递去拖鞋,把客人的鞋子放在鞋柜里;遇到熟人,不用我们提醒,她就会主动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伯伯婶婶。

2006年夏,刚给女儿在幼儿园报了名,在路上,我接到了老公的电话:“我帮你在网上投了简历,只要有能力,上海的机会还是较多,几家单位约你来面试,到上海来吧,我想你!到网吧来,我们视频详谈。”我马上到网吧,和老公约好了视频。

“你瘦了!”我看着他视频传来的画面,老公变得又黑又瘦,头发也掉了不少。历经半年老公已荣升为杂志总主笔,但他从来不对我们说他在上海的艰辛和困苦。他在规划着,打拼三五年时间在上海安家,他说看到浦东的大楼,让他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望,让他有一种挥之不尽的激情。

“你也瘦了!”和丈夫两地分居后,我常常失眠,孩子温暖的怀抱也无法融化冰冷的夜。

“过来吧,你马上就30了,现在不拼更待何时?”老公在QQ里怂恿着我。

“可孩子呢?”孩子是我最大的担忧。

“这个你不用担心,孩子交给我妈带。我和妈说好了,你就放心吧!”

“可你妈妈是文盲啊!她怎么教孩子啊?”

“我还不是我妈妈带大的,再说幼儿园不是有老师吗?”老公马上辩白。

丈夫的话让我下定了决心,回到家却我不知道该怎么样向女儿开口。孩子快3岁了,已经有独立的意识。我从来没有对女儿撒过谎,对她的任何一个承诺都会兑现,但这一次我对她许下承诺却是遥不可及:

“馨儿妹妹(张宁馨在家的昵称),妈妈要到上海打工,给你赚钱上学。等我们在那儿安顿好后,就把你接到上海来!你说好吗?”

“妈妈要到爸爸那去吗?上海是什么样的?”女儿摇晃着小脑袋问我。

“上海很美,比我们家还美。你暂时住在奶奶家,等妈妈赚了钱,马上来接你去上海……”

第二天,女儿被送到了叔叔家,那时婆婆离开了老家大冶,在黄石帮我老公的弟弟带孩子。我趁着女儿和弟弟的孩子玩耍时,偷偷地溜走了,消失在女儿的视线里。

坐在长途客运车上,已是深夜了,手机响了。奶奶说,我走后,女儿没看到妈妈,哭了一个下午。吃完饭,女儿接着哭,奶奶用玩具娃娃哄她,她把娃娃丢得老远,说这个玩具没有妈妈的味道。眼看女儿哭得快断了气,实在没辙,只好给我打手机。手机里传来女儿断断续续的哭声:“妈妈,我要妈妈。”女儿的嗓子已经哑了,还是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

“馨儿妹妹,别哭。妈妈不是不要你,妈妈最爱的就是你。等爸爸妈妈赚了钱就把你接到上海来,我们天天看东方明珠电视塔。”我抱着手机泣不成声,女儿的哭声渐渐地停止了,我隔着手机给她一遍又一遍地唱着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小宝宝睡梦中,微微露出笑容……馨儿妹妹闭上眼睛,睡了那个睡在梦中~啊~啊~啊~~(后面都是我随口自编的歌词)”直到听到女儿的鼾声,我才挂下电话。

这时车厢非常安静,原本已躺下睡觉的旅客都起身转向我,在盯着我看。我擦干脸上的泪水,很不好意思向他们抱歉。这次通话时间已长达半个小时,那几句摇篮曲我在手机里唱了几十遍,他们恐怕是被我的五音不全给雷倒。一位大姐拍着我的肩膀说:“妹子,你是第一次离家吧,我也是过来人,你的心情我很理解。孩子离不开娘,娘也舍不得孩子啊!”这时我才知道,我给宝贝唱的催眠曲成了催泪弹,整个车厢下了一场相思雨。那个晚上,我结识了几位同去上海的打工客,我们痛痛快快聊了很久,哭了很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