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墓志铭 (4)

格罗斯特郡 莫里顿沼泽

珍妮·史密斯的碑文(兼做广告):

Here lies Jane·Smith,wife of Thomas·Smith,marble cutter. This monument was erected by her husband as a tribute to her memory and a specimen of his work. Monuments of this style 350 dollars.

Springdale, Ohio

这里长眠着珍妮·史密斯,她是石匠托马斯·史密斯之妻。她丈夫竖起这块墓碑,一则为悼念亡妻,同时也作为样品展示:此种规格式样的墓碑售价350美元。

俄亥俄州 泉谷

以上多是外国名人的墓志铭,现在来看看中国的诗人。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九月,也就是公元427年,陶渊明在自己逝世前的绝笔《自祭文》中写道: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巴蜀鬼才”魏明伦曾经为自己写了一篇墓志铭:“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

陶老先生时年六十三岁,在秋风瑟瑟大限将至的时候,把人生看成了寄居的旅店,说自己就要回老家了,堪称达观和安然。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总结自己可以无憾而逝,也算心安了。他再次重申自己不看重生前的称誉,当然更不在乎身后的咏歌。老人家最后发出一个大感慨,说人既然活得这样艰难,死又能怎么样呢?有一点“我都不怕活着,难道还要怕死吗?”的略带凄凉的豪气了。

青岛市人民政府重新为康有为建墓,葬于浮山西麓之茅岭,背山面海,气势开阔。1985年正式举行了迁葬仪式。由康有为弟子、90岁高龄的艺术大师刘海粟重新撰书墓志铭。铭文最后写道:公生南海,归之黄海。吾从公兮上海。吾铭公兮历沧海。文章功业,彪炳千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作等身的作家萧乾自撰墓志铭如下:

死者是度过平凡一生的一个平凡人。平凡,因为他既不是一个英雄,也不是一个坏蛋。他幼年是从贫困中挣扎出来的,受过鞭笞、饥饿、孤独和凌辱。他有时任性、糊涂,但从未忘过本。他有一盏良知的灯,它时明时暗,却从没熄灭过。他经常疏懒,但偶尔也颇知努力。在感情旋涡中他消耗--浪费了不少精力。中年遭受过沉重打击,如晴天霹雳。他从不想做官,只想织一把丝,酿一盅蜜。历史车轮,要靠一切有志气的中国人来推进,他也希望为此竭尽绵力。这是一个平凡人的平凡志向。他是微笑着离去的,因为他有幸看到了恶霸们的末日。

北京师范大学前校长陈垣的高足,北师大教授、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早在1978年他虚岁六十六之时,就为自己预撰了自传式的墓志铭。原文是: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如果要说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志铭,那就应该属于古希腊数学家丢番 图的。他的墓碑上刻着一道谜语般的数学题:“过路人,这座石墓里安葬着丢番图。他生命的1/6 是幸福的童年,生命的1/12是青少年时期。又过了生命 的 1/7他才结婚。婚后 5年有了一个孩子,孩子活到他 父亲一半的年纪便死去了。孩子死后,丢番图在深深的悲哀中又活了4年,也结束了尘世生涯。过路人,你知道丢番图的年纪吗?”那么,丢番图的年纪究竟有多大呢? 设他活了X岁,依题意可列出方程。这样,要知道丢番图的年纪,只要解出这个方程就行了。这段墓志铭写得太妙了。谁想知道丢番图的年纪,谁就得解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而这又正好提醒前来瞻仰的人们,不要忘记了丢番图献身的事业。而在丢番图之前,古希腊数学家习惯用几何的观点看待 遇到的所有数学问题,而丢番图则不然,他是古希腊第一个大代数学家,喜欢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现代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如移项、合并同类项,方程两边乘以同一因子等等,丢番图都已知道了。他尤其擅长解答不定方程,发明了许多巧妙的方法,被西方数学家誉为这门数学 分支的开山鼻祖。遗憾的是,关于他的生平,后人几乎一无所知,既不知道他生于何地, 也不知道他卒于何时。幸亏有了这段奇特的墓志铭,才知道他曾享有84岁的高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