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聚人心

第一辑 聚人心

对于毛泽东来说,成功就是赢得人心、凝聚人心。

--海伦·斯诺

★ 明确宗旨

这支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

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

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

--《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9页

【背景解读】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阐明了党和人民军队宗旨,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此番讲话正值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关键阶段,对鼓舞群众斗志、促进人民团结具有重大意义。后来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对建军宗旨做出了更为经典的概括。

关于组织宗旨的作用,再没有比毛泽东说得更清楚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不仅提出了宗旨,而且在领导人民军队的长期实践中,始终不渝地贯彻这一宗旨,人民军队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多次战胜一度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建军宗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动旨要】

要想巩固组织,凝聚人心,最重要的就是确立一个明确的宗旨,并使之深入人心。

我们公司大力倡导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什么呢?创新的目的在于所创新的产品的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从事新产品研发未必就是创新,从事老产品优化未必不能创新,关键在于我们一定要从对科研成果负责转变为对产品负责,要以全心全意对产品负责的态度,实现我们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华为企业宗旨。①

--华为总裁任正非

假如我们想要知道企业是什么,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企业的宗旨。企业的宗旨必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事实上,由于工商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组织,所以企业的宗旨必然存在于社会之中。②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 高举旗帜

我想这种空气,固然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没有主义,是造不成空气的。我想我们学会,不可徒然做人的聚集,感情的结合,要变为主义的结合才好。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54页

【背景解读】

五四时期的“主义”大都从西方输入,当时知识分子在探讨中国向何处去?走什么路?向西方学习,“主义”就是要回答这个大问题。毛泽东把“主义”理解为“旗帜”, 旗帜树起来,就可以在这面旗帜下集合人,引导人们向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前进。

旗帜就是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指导思想、共同的前进方向。当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革命先驱者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队伍的旗帜,又进一步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从党的七大开始,毛泽东思想就成为这支队伍的旗帜。

【行动旨要】

在一个组织内部,假如大家努力方向不一致,是注定要吃败仗的。要让组织发挥出最大效力,就要统一思想,让人们的劲往一处使,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我相信在中国的许多企业里面,都缺乏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使命感、共同的价值观。明确这个目标后,你还必须让每一个员工,甚至门口的保安、阿姨都明白你的使命感才行。驾车方向都不一样,怎么弄?{1}

公司要价值观和使命感,第一要统一思想,就像在延安小知识分子觉得这样革命是对的,农家子弟觉得那样革命是对的,什么是阿里巴巴共同的目标?三大点:要做80年持续发展的企业、成为世界十大网站、只要是商人都要用阿里巴巴。我们告诉员工,如果认为我们是疯子请你离开,如果你专等上市请你离开,我们要做80年的企业……②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

过去我们一提到企业,就是讲企业的资产,讲企业的产品,讲企业的成本,讲企业的组织架构,即使是讲到企业人的时候,也是讲企业有多少员工,怎样减员,怎样增效,也往往是把人作为物质的东西来看待,精神的因素常常被忽视了。

现在我们讲企业的激情、使命,讲企业的经营理念,就是在力图不断地强调物质因素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的因素。精神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反过来又促进物质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我们不去降低物质的重要性,企业仍然要一以贯之地搞好资产负债表,搞好投资经营,搞好产品质量,搞好现金流等等。在此前提下,组织特别是竞争性组织更需要一种精神,以形成有统一的理想和信仰、有统一的使命和目标,并与党的宗旨相联系的一种精神的组织,这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武器。①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

★ 共同愿景

要善于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人们所关注的、热心追求的某种目标,以产生感召力、吸引力和约束力,使群众自觉地聚集在这种精神旗帜下,并为之奋斗。当然这同那种“为修来世,今生甘愿吃苦的”,那种跪拜菩萨,自信“心诚则灵”是不同的。

--转引自《跟毛泽东学凝聚人心》,第68页【背景解读】

在如何提出某种目标,号召和发动人民方面,毛泽东有过不少成功的实践。当抗日民众面临困难时,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当蒋介石加紧反共摩擦,破坏团结抗战之时,毛泽东又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当美帝国主义入侵朝鲜时,又提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行动旨要】

愿景由宗旨决定,是对企业美好未来的一种展望。

办企业有点儿像爬珠穆朗玛峰,目标是爬到山顶。不管是从北坡上,还是从南坡上,都能爬到山顶。但你做企业,你的队伍总不能一半人从南坡上,一半人从北坡上,这是不行的,大家要从同一个方向朝目标前进。只有这样,这个企业才会在竞争中有获胜的机会。①

很多企业不太注意愿景,实际愿景很重要,关键是你是否真心相信你的愿景,真的往这方面去做。真心想要做未必做得成,但是有做得成的可能;如果不真心,愿景肯定做不成。 20世纪90年代初,联想提出三条愿景:联想要做一个长久的公司,要做百年老字号,不急于一下子很出名,利润很高,然后就垮了,这是第一条最重要的愿景;第二是我们要做一个有规模的公司,要有国际化的市场地位;第三是要做个高技术的公司,不想什么赚钱做什么。

回顾联想的发展过程,虽然时间过了将近20年,营业额和市值都翻了成百上千番,但这些愿景一直没有变化,一直激励和鼓舞着联想人。①

--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

企业文化是“胶”文化。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价值观把企业上下聚合在一起,风吹不动,浪打不摇,形成坚不可摧的团队。我由此想到中国革命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人民军队面对强大的敌人,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艰苦奋战而不溃散,以惊天地、泣鬼神、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因为他们胸中装着远大目标和共同的理想。

企业也应当如此。

当企业处于危困之时,看到远景,看到曲折道路后的光明,信念不变,斗志不减,队伍不散,秩序不乱,依然是一个坚强的团队。

--曙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