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得到伯克希尔公司之后,逐渐抛弃制造业,开始玩起了犹太人的老把戏--金融。1970年,当他担任董事会主席时,伯克希尔纺织业利润仅仅4.5万美元,而保险业和银行业却各赚了210万和260万美元。从1967年开始,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逐渐收购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奥马哈太阳报公司等大量非制造业企业,逐渐将伯克希尔公司由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保险、银行和媒体等行业为主,尤其以保险与再保险为主的多元化金融投资集团。
1985年,伯克希尔纺织工厂最后一滴油水被压榨干净,彻底破产关闭。当时工厂里面还剩下几百名工人,都是五六十岁的葡萄牙人后裔。他们专业技术优秀,但由于长期在噪声大的纺织车间工作,听力都严重受损。但巴菲特仍然无情地以16.3万美元拍卖了工厂设备,只补偿了工人几个月的工资就将他们打发回家。犹太人具有冷漠无情的精神,在欧洲中世纪时就已经如此。犹太金融家只对小圈子里的自己人有关心,对其他人除了金钱利益从来就没有温情和关爱。巴菲特在这一点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他后来说:“当然,这不是工人们的错,当新机器出现的时候,工人们只能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是自由市场改变了他们的身份。如果你已经55岁了,而且不会英文,只会讲葡萄牙语,你又能怎么样呢?在纺织车间工作了30年,你的听力不能和常人相比了,所以你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运。”
可能有人会说,巴菲特在19世纪60年代末曾经收购过迪斯尼5%的股份,但迪斯尼并非犹太人掌握的。确实,虽然迪斯尼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Walt Disney)并不是犹太人,但迪斯尼公司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被犹太人掌控,到1984年,犹太人迈克尔·埃斯纳(Michael Eisner)接管了迪斯尼公司,担任了董事会主席兼总裁。到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埃斯纳继承了犹太人喜好控制媒体的老传统,将迪斯尼公司从主题公园和游乐场所的建设成功转型到电影和电视等媒体行业,迪斯尼公司目前拥有沃尔特·迪斯尼电视台、点石电视台(Touchstone)、博伟电视台(Buena Vista)。犹太人喜好任用圈内人,这在迪斯尼亦然。迪斯尼电影集团的董事长乔·罗斯(Joe Roth)也是犹太人,目前迪斯尼电影集团拥有好莱坞影业、点石电影公司(Touchstone)和试金石电影公司(Caravan Pictures)。将一个公司的控制权逐渐转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犹太人金融集团必然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而巴菲特对迪斯尼的投资未必没有加入到犹太人兄弟合伙操纵中,甚至可能就是控制迪斯尼的先锋。
自从收购了伯克希尔之后,巴菲特在名利场上的地位一飞千丈。1966年,巴菲特拥有伯克希尔49%的股份时,当年5月《奥马哈世界先驱报》刊登了一张巴菲特的照片,照片下面的评论这样写道:“全美最成功的投资企业之一是在奥马哈由一位年仅11岁时就买了第一张股票的年轻人所经营的。”1967年,巴菲特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前任总裁弗勒德·弗兰德利、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拉尔夫·埃里森、媒体传播理论权威马歇尔麦克鲁汉等人开始接触。1969年年初,巴菲特开始与《财富》杂志接触。就在巴菲特担任伯克希尔董事会主席之前的几个月,《福布斯》以十分醒目的标题“奥马哈如何击败华尔街”发表了吹捧巴菲特的文章。1970年1月,《财富》发表了一篇关于对冲基金的文章,文中着重吹捧了巴菲特的投资才能。1972年,巴菲特开始将目光转向媒体报纸,这一年作者署名亚当斯密的畅销书《超级金钱》(Super Money)卖了100多万册。该书作者是在《纽约时报》编辑委员会任职的犹太人乔治·古里曼,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华尔街金融家写成造成金融危机的贪婪的恶棍与流氓,却笔锋一转把巴菲特写成作风正派、具有投资天赋的光彩夺目之形象。这本书大大提高了巴菲特的知名度。
从巴菲特开始持股伯克希尔,到他最终成为董事会主席,可以发现一条非常清晰的路径,随着对伯克希尔投资的加大,媒体对他的关注越来越多,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这是在全国有很大影响力的犹太大家族鼎力支持的结果。看来,他对犹太大家族的巴结与攀附确实是收到了立竿见影之效。
现在看来,巴菲特于1969年9月解散了他的合伙公司而专注于打造伯克希尔旗舰--这件事情是他从地方犹太世家子弟向全美知名投资家转型的标志,也是美国犹太大资本集团相中巴菲特的关键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