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便宜货可以导致破产(一)

你有没有注意到,不少人生性喜欢逛商场,寻找便宜货。从旅行包到化妆品,从毛衣到皮鞋,只要有大减价,他们每场必到。他们每次买回一大堆东西,但不一定是真正有用的东西。看起来这些东西非常便宜,但因为它们并没有实际价值,所以成了主人的负担。主人要找地方放置这些东西。而且,主人本来想节约,结果每个月的开销却超出预算,甚至负债累累。时过境迁,那些便宜货没有用,发霉变质,主人又不忍心丢掉它们,于是乎,只好搞一个大甩卖。

买股票也是如此。有些人看这只股票也便宜,那只也不错。突然,一阵大风扫过,一半的股票价格跌没了。强忍了许久,主人才抚摸着伤口,斩仓。而斩仓又正好错过了下一轮投机的升浪。主人悔恨不已,却不断地重复。这样的人掉到了“价值陷阱”(valuetrap)里面,却不能自拔。

多数人认为,巴菲特是个价值投资者,可是有一本书却对这种看法提出了有力的挑战。美国乔治敦大学的一位教授普莱姆·詹恩(PremJain)在其大作《价值投资之外的巴菲特》(BuffettBeyondValue)中认为,巴菲特实际上既是一个增长型的投资者,又是一个价值投资者,而且更是前者。

1.要看过去多年的销售和利润。

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一家公司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实现15%的复合利润增长时,那么在理论上它的股价应该是天高。”我对这话的理解是,年复一年15%的利润增长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成就;而且,增长率对于股票的价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巴菲特成功的秘诀好像在于把重心放在公司的增长率上,并且是可持续的增长率,然后再看股票的价格是否足够便宜。普莱姆找了很多的例子证明,对于低质量(以及前景一般)的公司不管多么便宜,巴菲特都是不买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