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发生的大中收购案,是一场典型的“囚徒博弈”。张近东以为自己稳操胜券--其一,张大中“离心如箭”,急于套现走人,而且时间拖得越久,价格可能会越低;其二,大中电器在北京的门店布局与苏宁的重合度在15%左右,与国美的重合度在50%以上,因此黄光裕为收购大中将付出太大的代价;其三,张大中与黄光裕在京城斗了整整20年,两人一直有旧怨。后来国美又与永乐联姻,对张大中来说无疑是旧怨上又添一段血淋淋的新仇。
但显然,张近东低估了黄光裕的赌徒本性和在资本市场的运作能力。试想,如果苏宁收购大中,其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将超过国美稳坐第一的位置。“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况且是在国美的“老巢”北京,以黄光裕的个性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在最后关头,黄光裕显示出了志在必得的魄力:无论苏宁出价多少,国美都会加价20%。这个价格超过了苏宁、大中君子协定中2亿元-3亿元的底线,也超出了苏宁的心理预期,于是苏宁选择了退出。更重要的是,国美没有再给对手任何反悔的机会,迅速签下协议并发布公告。即使苏宁有意反悔,也无力回天了。
事后看来,文质彬彬的张近东更像古代领军打仗的文官,在沙盘上把战争的变幻演绎得淋漓尽致,也精心准备了各种锦囊妙计,但他唯一没有算准的,就是人性的标价。张近东给张大中的忠厚和信誉及黄光裕的疯狂和赌性定了30亿元的“天价”,之外再加了3亿元的保险。他认为,以张大中的忠厚和信誉一定会蜷缩在33亿元之内,而凭黄光裕的疯狂和赌性也不会飞奔到33亿元之外去。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黄光裕会超越疯狂,以白痴般的无畏闯入了33亿元之外的高险地带。就这样,在张近东的目瞪口呆之下,张大中卸下了忠厚和信誉,赤裸裸地奔去和黄光裕会合了。当然,选择“委身”宿敌黄光裕除了6?郾5亿元的溢价外,原先永乐给的1?郾5亿元也自然不了了之。
2007年12月20日,由国美集团副总裁牟贵先领衔的新大中管理团队亮相,正式宣告家电北京连锁市场“三足鼎立”时代的结束,已经全面进入“(国)美苏(宁)争霸”时代。国美新闻发言人何阳青称:“苏宁错过了最好的整合机会,接下来像大中这样可供收购的有实力的区域连锁资源已经几乎没有了,而依靠发展直营店的模式来进行扩张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当然,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张近东无疑是笑到最后的那一位。“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一定要大干快上!”黄光裕被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察处采取刑事措施之后,张近东几乎是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个消息。
苏宁电器立刻召开了一个内部紧急会议。最大的劲敌被抓,张近东一方面要在部下面前极力控制着内心的狂喜,另一方面还要琢磨着如何乘机全面“围剿”国美电器。
“美苏”争霸时代谁稳操胜券(3)
问题首富黄光裕
张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