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自我拆弹”应付丑闻(1)

第四章 丑闻 花边新闻的政治

第 23 课 “自我拆弹”应付丑闻

处理丑闻的其中一个手法,就是自行坦白招认,先行主动“拆弹”,显示自己无意隐瞒,为人光明磊落,反可能会令公众给你“加分”。

2008年,香港特区立法会选举前夕,有意参选的前九广铁路公司主席田北辰,有一次在出席电台节目时,坦承于1996年曾经“行差踏错”,与一名空中小姐有一段为期几个月的婚外情,但事件已经彻底地解决了,并已向家人详细交代。

田北辰通过无线电波向听众剖白,说当年面对很多压力,又以为家人不理解他。他说,他妻子是“外刚内柔”的人,平时很少夸奖自己,两人不时有吵嘴,但事后回想,妻子的意见对他有益。他多谢妻子原谅他当年一时行差踏错,说他会就此检讨是否忽略家人,不重犯错误,并于节目尾声点了一曲《最爱是谁》送给妻子。

对此,有人感到奇怪,认为婚外情属隐私,何况这已是12年前的陈年旧事,实无必要通过无线电波向公众剖白,况且这些绯闻还可能影响3个月后的选情。

但如果大家熟悉西方民主政治下政治人物的危机处理手法,对此就不但不会感到奇怪,还会知道这种事先主动“拆弹”的手法,实属明智之举,显示自己无意隐瞒,为人光明磊落,反可能会令公众给他“加分”,也使选前有足够的时间让事件淡化。

在民主政治下,传媒的竞争十分激烈,大家都希望争夺到独家新闻,以赢得收视和口碑,尤其对于那些丑闻更加渴求,因为一旦成功揭发,不但市场价值更大,更可彰显有关传媒及记者挑战权贵的风骨。

不要天真地相信传媒拿到独家新闻后会平实地处理,为使该段新闻报道更加令人瞩目和轰动,以把市场价值发挥和利用得更尽,通常独家揭发有关负面新闻的传媒都会“加油添醋”,把事件写得要多坏有多坏,以增加新闻的爆炸性及炒作价值。例如,当年《苹果日报》揭发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于加税前悄悄买车的事件,在报道首日事件细节仍未弄得一清二楚时,便已经在报上抢先以斗大的字体盖上“丑闻”两个字,务求使事件更加令人瞩目。

所以在新闻报道上,对同一件事、同一堆材料都有一个诠释的问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