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第一层:生理需求(3)

也许那也是减压的一种方式?记得我采访过一贫困大学生,他谈了很多“光明积极”克服贫困的事情后,也“实不相瞒”,他能度过了那些焦灼困苦的日子,也赖以一些“性事”的排遣,那时他与一个大他10岁的女士有密切性往来。

我是早熟的,性早熟。所以长不高,因为生长素与性激素是成反比的。我在小学2年级的时候,就暗恋一个高年级语文老师。心气斗志颇高,我现在发现,情欲也是一大资源,甚至是生产力,关键你要适时转化它,而不是围剿或者扼杀它。庆幸的是,我还算顺利地度过了那挣扎、跌宕的少年烦恼期。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喜欢隔壁班的一同学。某周末,在家煮了一个鸡蛋,回学校的时候,想带去给心上人吃。结果走在半路就控制不了自己的食欲,经受不住那香气,循序渐进地剥着它吃掉了……后来,看电影《美国往事》,里面也有一个情节,男主角小时候买了一个美丽的小蛋糕要去拜会、进贡他的姐姐型“恋人”,坐在她门口等她洗完澡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蛋糕上用于点缀的鲜红樱桃的诱惑,大煞风景地吃掉了!

回首,是嘲笑。其实也很美好,那样的“蠢”真实可爱。1983年,落榜后,灰溜溜开始复读,也叫补习。也义无返顾地报考了文科,如鱼得水,马上就灵动起来。但1984年高考成绩出来,不是很理想,马马虎虎去了福建师大教育系。

高考是中国孩子必然的故事或者事故。很压抑。压抑的后果,很容易早恋或者“犯性错误”,性有多好,也有多坏。

不装“受害者”

罗西

女生丹丹与一男性朋友在线聊天,她问:“到上海做什么?”

他回答:“玩。顺便办点事。”丹丹警惕发挥:“玩女人?”他的回答是:“顺便和女人一起玩,不叫玩女人哈。”这个建设性的观点,突然让丹丹醒悟过来,为什么非要把自己定

位成“被玩的人”?“被动人格”的人,常常情不自禁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然后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愤怒、忧伤,或者愁怨。特别是一些女子,在爱情领域里,喜欢抓起林黛玉的衣服就穿,如同东施皱着眉头学西施喊疼!仿佛生来注定就是要做悲情的角色,垂泪看花落,漫步空城,顾影自怜。这似乎也是东方审美的一种情趣,忧伤的前缀,竟是“美丽”,约定俗成,司空见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