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次口述 (2)

注释:

①据《西京杂记》《历代名画记》等史书记载:“毛延寿(?—公元前33年)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人。画人形,好丑老少,必得其真。元帝?宫既多,不得常见,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独王嫱(昭君)不肯,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名籍已定。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等皆同日弃市。”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后人又称明君或明妃,西汉时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后为汉元帝后宫的待诏,就是等待召见吧。后宫待诏很多,汉元帝不可能每个都见,由画工毛延寿画像,汉元帝看过画像,满意的才会召见。很多待诏的都贿赂毛延寿,让他把自己画的漂亮一些。可王昭君认为自己很美丽,不肯贿赂,毛延寿?王昭君画像时不但没有画昭君的美貌,还在画像上点了丧夫落泪痣,王昭君被贬冷宫三年不得面君。公元前33年,在汉匈两族人民迫切要求民族和好的形势下,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後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有个宫女叫王嫱,字昭君,长得美丽,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帝则择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使汉宫为之生色。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悔恨不识画中人。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可爱。这才知道王昭君不愿意送礼,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王安石有一首《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时有?

意态?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王安石认为毛延寿死的有点“冤”。因为真正的美人,是美在气质、神韵上,这些是画不出来的。

②台阁体又称馆阁体,“台阁“原指尚书,后为官府代称,台阁体书法早在宋代即已出现,至明代,永乐、正统年间,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先后入直翰林院和文渊阁,写了大量的制诰碑版,以姿媚匀整为工,号称“博大昌明之体”,即“台阁体”。士子为求干禄也竞相摹习,横平竖直十分拘谨,缺乏生气,使书法失去了艺术情趣和个人风格。因其为皇帝所赏识,而获得很大发展,遂成为一种独立的书体形式明代台阁体书法结平正,笔致光洁,景色乌黑,风格秀润华美,适合皇家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标准。但也有人认为台阁体书法结体缺少变化,意趣不足,而持批评态度。台阁体书法,对于有才华的书法家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束缚,是对书法抒发情性本质的悖反。

③弭菊田(1914—2000年),男,汉族,山东济南人。季老叔父的女儿季惠林的丈夫。自幼酷爱绘画,早年毕业于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初随王悦之学西画,后受教于胡佩衡,专攻国画山水。1946年应聘为南华学院美术系教授,后从事专业创作。擅山水,取法传统,注重写生,对明代唐寅、清代恽南田尤为推崇,受益颇深?所作笔墨酣畅,法度缜密,气韵空灵,情景动人。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及在报刊上发表,或被选送国外展出及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1948年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1981年应邀访问日本。在日本山口市举办个人画展,1982年与另外五位画家合作《台湾同胞爱国怀乡诗意画》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代表作品有《泰山望人松》、《泰山红日》、《绿树红楼》、《成山巨浪》、《泰山龙潭水库》、《李白下江陵诗意图》、《空潭泻春》、《峨眉天下秀》、《泰山经石峪道中所见》等。工书法,善篆刻,喜吟诗。出版《怎样画山水》、《弭菊田画选》等。曾任中国?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文联委员,济南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济南画院名誉院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