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胜寒,忌居高临下(2)

    盛气凌人的行为易伤对方感情,使对方产生对抗或报复心理。所以,参加商务谈判的人员,不管自身的行政级别多高,年龄多大,所代表的企业实力多强,只要和对方坐在谈判桌前,就应坚持平等原则,平等相待,平等协商,等价交换。

    一些自视清高,一向感觉良好的人,认为自己在人群中优秀出众,处处居高临下的架势,对周围人们甚至不屑一顾,说话时不免流露出傲慢的表情和语气。稍有机会,就不着头脑地甩出一两句话来,呛得人们不知所然。其实自负的背后,是浓重的自卑心态,这些人往往不敢袒露自己心迹,只能虚张声势,以掩饰自己的内心的紧张与不安。要么不说话,要么张口就呛人。这种外强中干的表现,只会让人瞧不起。

    人与人之间难免有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体现在地位、职位、财富、家庭等各个方面。对于过得稍好的人来说,更不应该存心显示,炫耀自己的优越。这种居高临下的待人方式,不仅不受待见,还容易引发别人的厌恶,甚至最终导致关系破裂,不欢而散。

    交流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尊重对方,懂得对方的心思,切不可好为人师,动不动就拿自己的那一套来指导别人。也不可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动不动就教训别人,显示自己的高明。最起码把彼此都放在一个水平上,才能保证交流的顺畅进行。

    小林和小西本为大学同窗,后来各奔前程,8年后他们不期而遇。

    此时的小林已经是国家公务员,还做了科长,而小西还是在中学做着默默无闻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日子过得清苦。小林对小西的处境很是同情,表示乐意帮助小西调动工作,可是小西却拒绝了。

    小林很不理解,还振振有词:“人往高处走,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呢?”

    小西动情地说:“我本来是一个农村孩子,是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但是我还有一个心结,就是如何利用我的知识来改变更多农村孩子的命运,因此我总是把那些农村出来的学生当做当年的自己。我刚当高三班主任时,有一个农村孩子复读了一年还没有考上大学,家里没有钱,他自己也没有信心,是我鼓励他,帮助他补习,结果他考上了一个重点大学,如今毕业进了工商局,前两天还开车来看我呢。”

    小林这时候很不知趣地问了一句:“你看,还是当公务员好吧?”

    小西顿时心里堵得慌,无言以对,不再说话。

    小林根本没有准确地理解小西说话的意思,却居高临下按照自己的世俗想法盖了人家一帽,真是很让人扫兴。

    那些说话做事时,不时暴露自己的优越感的人,最让人烦。我们经常会听到以下这样的句子:

    你这人总是不爱说话……

    你的问题是……

    你呀,就是没有进取心……

    你努力得还不够……

    在交流中,像这样给别人贴“标签”的评论会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要是长辈、师长这样对我们说话,我们虽然心里不高兴也能够理解,但是如果有朋友喜欢用这种标榜、评论的方式说话常常让我们感到反感,说句难听的:你算哪根葱呢?有什么资格教训别人指导别人?居高临下,拿出领导的派头,你把对方置于什么位置呢?因此,在交谈中你必须要掌握的一个分寸就是端正态度,切忌优越感过强以至于让人反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