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开掘最大的智慧潜能

  很多人没有将工作做好,不是因为工作本身有多么艰巨,而是没有将自己最大的智慧潜能开掘出来。

  要开掘自己最大的智慧潜能,就要全力以赴,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最棘手的困难,敢于给自己下“死命令”,永远把自己的标准定高,并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智慧型员工不是天生的,而往往是在“逼迫”自己、挖掘自己最大智慧潜能中练就的。

  改“尽力而为”为“全力以赴”在工作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尽力而为。”而当问题没解决的时候,他总会为自己辩解:“我已经尽力了。”其实,要想真正将一件事情做好,光尽力而为还远远不够,必须全力以赴,这样才能逼自己将智慧充分发挥出来。

  我在中国青年报当记者时,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同事叫刘先琴。她的优秀,从一件小事上就可见一斑。

  有一次,她奉命去新疆完成一个重要的紧急采访任务,谁知火车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出了故障。眼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而火车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修好,她非常焦急,再这样下去,采访任务就无法完成。

  这时候,她无意中发现附近有飞机起落,这让她非常兴奋,马上向人打听,知道不远的地方有个军用机场。于是她立即下了火车,用最快的速度向机场走去。到了机场后,她找到了机场的负责人,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并再三说明这次采访的重要性,最后希望他们能够将自己送到新疆。

  让军用飞机送自己去目的地?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凭着自己的执著,机场的负责人最后居然答应了她的要求。最终,她漂亮地完成了任务。

  回北京后,报社对她进行了表扬。别人问她:“太不可思议了,你怎么连军用飞机都能借到呢?”她呵呵一笑说:“全力以赴,要成功就必须有非成功不可的决心。”尽管过去了十多年,但她的这句话,一直牢牢印在我心里。

  是啊,要成功,就必须全力以赴!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猎狗在后面穷追不舍。

  可追了一阵子,兔子没了影,猎狗只好回到猎人身边。

  猎人非常生气:“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不服气地辩解道:“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兔子带伤跑回家,兄弟们都很惊讶:“你怎么能跑过一只凶狠的猎狗呢?”兔子说:“它尽力而为,而我是竭尽全力呀!他没追上我,最多只是挨顿骂,而我若不竭尽全力,可就没命了。”故事中的猎狗和兔子就像现在职场中的两种人:一种人,对工作总是尽力而为,除非有特殊情况才会竭尽全力;一种人,无论什么事都全力以赴。而成功,往往只青睐后面那种人。

  那么,尽力而为和全力以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可以对照下面的表格:  

  尽力而为全力以赴
  完成任务通过努力获得
  付出别人要求的努力尽最大努力
  机械地完成工作动用自己所有的智慧
  只求完成追求卓越
  靠别人激励自我激励
  获得工作报酬实现自我价值
  满足现状永不满足
  尽量少做尽量多做
  瞄准任务瞄准梦想
  只完成工作主动完成其他工作

  如果我们能够改“尽力而为”为“全力以赴”,那么就能挖掘出自己最大的潜能,让自己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绝招”往往在最大的“逼迫”下产生在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对那些时间紧迫、难度大,甚至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心存畏惧,甚至产生逃避的心理。然而,很多时候,智慧的“绝招”,往往在最大的“逼迫”下产生。

  在美国著名作家谢尔顿《愤怒的天使》一书中,写了这样一个精彩的故事:

  刚刚出道的年轻女律师詹妮芙·帕克曾经接手过这样一个案件——

  一位名叫康妮的小姐被美国“全国汽车公司”制造的一辆卡车撞倒。司机踩了刹车,但是卡车还是把康妮卷入车下,导致康妮小姐被迫切除了四肢,骨盆也被碾碎。

  为此,康妮把汽车公司告上了法庭。但是,康妮小姐说不清楚是自己在冰上滑倒摔入车下,还是被卡车卷入车下。汽车公司的辩护律师马格雷先生,是一个老资格的著名律师。他巧妙地利用了各种证据,推翻了当时几名目击者的证词,康妮小姐因此败诉。

  绝望的康妮向詹妮芙·帕克求援,詹妮芙通过调查掌握了该汽车公司近5年来的15次车祸原因完全相同:该汽车的制动系统有问题,急刹车时,车子后部会打转,把受害者卷入车底。

  掌握了这个证据后,詹妮芙和马格雷进行了交涉,希望汽车公司赔偿200万美元给康妮小姐,否则将会提出控告。

  老奸巨猾的马格雷表面上同意了,但却提出自己第二天要去伦敦,一个星期后才能回来,到时再研究一下做出适当安排。

  然而,一个星期过去了,马格雷却并没有露面。

  詹妮芙感觉不妙,当她目光扫到日历上,突然明白了马格雷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诉讼时效已经到期了!

  詹妮芙马上给马格雷打电话,而马格雷在电话中得意扬扬地放声大笑:“小姐,诉讼时效今天过期了,谁也不能控告我了!”詹妮芙马上问秘书准备好案卷要多少时间?

  秘书的回答是三四个小时。而当时已经下午一点,也就是说即使用最快的速度,交到法院时也来不及了。

  怎么办?怎么办?难道就这样认输了?

  决不!

  突然之间,她的脑海中灵光一闪:“‘全国汽车公司’在美国各地都有分公司,为什么不把起诉地点往西移呢?隔一个时区就差一个小时啊!位于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在西十区,与纽约时差整整5个小时!对,就在夏威夷起诉!”结果,詹妮芙利用这至关重要的几个小时,以雄辩的事实和催人泪下的语言,使大陪审团的男、女成员们大为感动,最终做出裁决:康妮胜诉,“全国汽车公司”赔偿康妮600万美元损失费!

  “黄毛丫头”詹妮芙小姐一举击败了老资格的大律师马格雷,名扬全国!

  因为把自己逼到了“绝处”,反而让詹妮芙充分激发了自己的智慧,最终想出了“绝招”。

  很多时候,当我们遇到看上去“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时,也不妨像詹妮芙一样,使自己有“绝不”放弃的勇气和决心,逼出自己最大的智慧让事情最终迎刃而解。

  永远调高你的工作标准“做到这样已经可以了。”“差不多了。”“不错啦。”在做一项工作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经常也会这样想?

  但真的做到这样就可以了吗?

  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只要我们将自己的工作标准定得高一点,往往就会做得更好。

  张水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导演。他在拍摄由鲁迅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伤逝》时,正是物资严重缺乏时期,厂里限制每个摄制组的耗片比为1∶3,但因为张水华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所以唯独对他例外,耗片比可以达到1∶6。

  一天,张水华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跑到北影厂的领导那里说:“胶片多少钱一本?上次有几个镜头没拍好,我想用我的工资再买几本胶片。”原来,《伤逝》拍完之后,有几个镜头尽管拍了多次,但张水华还是觉得不满意,还想重拍。

  其实,他已经是电影界的泰斗,就算不重拍那几个镜头,也没有人会提出质疑。但对自己要求非常高的他,却不肯放过任何细节,而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名也不是为利,只为拍出心中完美无瑕的影片。

  但也正是这样的高标准,才造就了他电影界泰斗的名声和地位。

  再看看有些导演,拍摄的影片中,“穿帮”的镜头经常可见,明明是古装片,可空中却可以看到飞机掠过的身影。这些导演的影片中之所以会出现这么低级的错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调高自己的标准。

  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同样的事业岗位,同样的智商能力,同样的起点背景,不同的人却会做出不同的成绩。甚至有天壤之别,原因何在?

  就在你为自己定的标准有多高。标准越高,对自己要求也就越严,遇到任何可能出现的困境,总能全力以赴做得更完美。

  记得,我的单位市场部曾经有这样一个员工:其他业务员几乎平均每天打二三十个电话,可他总是要求自己比别人打得更多,开始是四五十个,后来他不断给自己定更高的标准,甚至到了上百个。结果,他出的单最多,那么他得到更多的回报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这时,有的员工就问了:“我觉得他的表述能力还没有我强呢?怎么我就出不了单?”其实原因很简单,你没有调高自己的标准,只有调高自己的标准,才能锻炼你的大脑,把你的最大智慧给挖掘出来。

  把自己最大的智慧潜能挖掘出来,你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所以记住:

  永远要调高自己的标准!在事业的道路上,走得最远的人就是那些对事业有最高标准和要求的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