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期多参加求职实战

    由于对记者工作的向往,我从初高中产生兴趣到进入大学后,一直在作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准备。一进校,我就积极应征到校内报刊做记者编辑。但由于是在校内,范围小、竞争小,因此我未把这些应征当作真正的求职成功案例。大二、大三时,我感到学校的范围和舞台越来越窄,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校外。

    1988年,当时在学校还很少听到“求职”这个词,大家也根本没这个意识,平时关心和谈论的只是“分配”,因为从一进校,大家就知道从此一切有国家管。四年以后,不管你在学校是如何度过的,毕业后都有一个“铁饭碗”。大家还处在一个无忧无虑的计划分配时代。

    3月的一天,我去成都工人文化宫游玩,原本想去看一场电影,结果很偶然地在电影海报旁边看到一张用大红纸写的招聘启事:《海南经济报》成都办事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采访员。我当时完全是被“海南”两个字所吸引。那时候,海南与深圳一样是全社会最关注的焦点,也是最令人心热眼热的地方,特区常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当仔细看完启事后,我心里莫名地涌起一股冲动,我发现自己基本符合招聘要求。我心想,采访员不就是四处活动找素材写稿吗,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应该没问题!况且高中时就当过通讯员,现在又是校刊的记者,也算是有经验的人吧。

    没有多想,我便毫不犹豫地到指定地点报名,接下来经过几次笔试、面试,我竟然被录取了,而且成为入选者中唯一的在校大学生。正因为如此,我破格享受“兼职”的待遇。其实我当时只是想去尝试一下、体验一下,没想到会被聘用,也许他们来自特区,用人观念不拘一格。这次应聘之所以成功,除了自己有专业基础之外,完全得益于我有一种市场竞争的意识、尝试去竞争的勇气以及“自以为是”的信心。在当时内地尚未开放的情况下,这很符合沿海地区的用人理念。我的超前、大胆、自信和我的一些潜质最终为我打开了求职之门。

    小提示

    如今,一些大学生不自信、胆子小,不敢竞争,这是求职的大忌,用人单位可不喜欢这样的人。再看我的这次求职案例,作为一家自负盈亏的媒体,它只有靠竞争才能生存,因此需要信心十足、敢闯敢拼、敢于竞争的人。谁的性格、胆量、勇气符合这一条,谁就容易被看好。所以求职时要研究招聘方的特点。有的单位需要“胆识过人”,有的单位需要“根正苗红”,有的单位需要“奇人异士”,有的单位需要“能说会道”,有的单位需要“奇思妙想”,不一而足。总之,你要符合对方的口味才行。至于你是否达标,不是你面试时口头上“表态”就行了,而是靠你的经历和你的行为来佐证。

    1989年5月的一天,我在《中国妇女报》上看到该报面向全国范围选聘自荐通讯员的启事,启事这样写道:第一,选聘条件:①热爱通讯员工作,关心本报,能够热心为本报写稿;②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在各地报刊上发表过一定数量的作品。第二,选聘办法:自荐者先填写“自荐通讯员申请登记表”,经所在单位加盖公章后连同作品一起寄到本报通联部。

    在启事的最后,报社专门说道:“对聘请的通讯员,本报将集中在北京办培训班,请新闻界名家及本报有关编辑记者讲课,具体事宜,届时同被选聘的通讯员联系。”

    令我十分心动的是有机会到北京上培训班,能受到名家的培训和指导。从小就向往北京的我压根没想到会不会被录用,就赶紧跑回宿舍准备材料了。忙了两天,一时心急的我忘了找“单位”加盖公章就把求职资料寄了出去。接下来就是日思夜念,翘首期盼。

    过了半个月还没消息,我估计没戏了。后来才得知应征的人太多,报社要慢慢评审。直到一个多月后才接到一个通知:我被录取了。一想到成了《中国妇女报》这种国字头的中央级大报的通讯员,我心中就涌起一股自豪和激情,心想这下好了,我有更好的身份和条件去深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了。而与此同时,我本身又多了一次“实战求职成功”的经历。

    小提示

    大学生在求职应聘时,要考虑实际能力与职位之间的“对口性”、“适应性”,“已有的经历”、“成果”、“潜力与热情”等因素要适合,我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赢得了这次机会。

    按报社要求,我的申请表本来要找所在单位盖章才行,但我忘了盖。最终还是获聘了,回想16岁我在家乡成为广播电台通讯员,也未按正常的程序。由此可见,只要你某些方面打动了招聘方,他们常常会给你破格的待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