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100节

  97、科学家发现一种反常的现象,并死死地抓住它,尽力在博弈的微观世界中详细的描述。在高熵赛棋的记录盘上,可以看到过去、未来和正在感知的现在这种三个节段。不知道是因为时间,还是因为经验,反正是赋予了主观的不同态度。如果我们依据这样不明确的背景的划分去进行科学的陈述,那也决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更深层次的本质,可能是在科学殿堂之外,或在科学发展的前沿。科学就是科学,在没有应用之前还不具备科学的普适性。我讲到的可逆性,像看到的钟摆,摆到另一个位置时,分析它的行为前动力来源的特性背景,要经过感觉和理解,保留原有特性,又可以平均,是可逆性;而对于剩余部分,是博弈熵,就是不在一个轨道上,又是联系在一起的,又能够像星体一样被外力撕开的一种复合体。

  这样的一个博弈熵,一个复合体,被镶嵌在一个生物进化着的宇宙中,对系统未来进化的准确预言是不可能的,我们通过行为前动力的熵,发现了一种出乎意料的结构,生物特性不可逆。不可逆本质上是非连续演变,这个结果是我最初时对一种特性的假定,完全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行为,又无法做出令人信服的测量。

  不可逆不是倒回去,而是复制,当复制出一个之后,是否能保留原有行为前动力来源的特性,失去原有特性,无法平均分配,这种不可逆性称为退变的混沌。这个退变的混沌就是生物特性的初始条件,这里出现了概率。

  98、我们不能精确预言未来的理由是对自然界信息掌握的不完备,我们的行为容易隐含着理想化,这是我们的固执,我们的笨拙。新的科学概念,一定是一个典型偶然事件的表现,它一定破坏宇宙的均匀性,会引出一个崭新又客观的概念,并向世人从宏观上进行说明。我们沿着行为定性的道路,走进自然内部与不可逆性的本质,与退变的混沌进行对话,如果在这里引入一个公式,一个可以定义概率的重要对局公式,但现在我还不知道这个公式的数学表示形式。

  99、我让你们被迫接受一种关于不可逆性的主观解释,可逆与不可逆是取决于自己对一种现象的看法。不可逆性是大自然的回应,是大自然沉默中对生物决策行为的表现,不是一种普适性质,科学家把观察到的现象用大脑中的笔刻画了出来,从而发现随机过程中和生物特性的不可逆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生物体和自然随机在一个新系统中被整合统一,这不是无知带来的幻觉,虽然这或许单独存在于博弈系统中,很大程度上确立了一个崭新的粒子行为论系统。由此,物理定律有了新的元素构成。实际上自然界是在大量的领域里进行融合,在无生命界和有生命界之间形成的联结,也会导致物理概念和定律系统的扩展,所以这一点更加引人注意。

  给这个新系统定性定量之后,一个复合的生物学问题不再是量的问题,而是粒子"位置"和行为关系的问题。  

  100、在我的陈述中,不讲概率,不谈混沌,不说轨道。在我的研究中,主观概念和客观解释之间产生了分歧,这很难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每一个粒子组成的部分,在粒子分布的任何一个区域,都隐含着无穷多的不同性质的行为,想弄清每个粒子微观结构的特性,就要引进一个博弈实体样本,就是粒子行为链,即三条链组成的平行膜,它将是一个粒子结构的概率模型。

  每一个粒子都有它的自治性、独立性,粒子是一个独立演变又能和其它特性组成的实体,为什么用传统的概率计算找不到理想的解?理想的概率是什么呢?在一个尚未弄清的内部结构不稳定的系统,概率的计算和预言变得毫无意义。

  我们引进了一个粒子行为链模型之后,发现粒子的众多特性,比如生物特性、机械特性、随机特性,这些特性将成为博弈行为的主体内容,我称为粒子行为链,这是一个全新的结构。粒子行为链正在对传统式的预言构成威胁。

  一种动态的生物特性、机械特性、随机特性构成了千变万化的自然图景,同时也看清了粒子的微观结构和置信概率的位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