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三星

  上大学时我学的是药学专业,1985年大学毕业后在东北做了七年与药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当时,我的思维和想法都比较保守,没有想过要离开生活了近30年的故土,只是想把研究生毕业分配到北京的丈夫调回延边。那时,除国家正式分配之外,进京的户口指标很难解决。但我的运气不错,还没等把丈夫调回去,我和孩子的户口就落到了北京。既然大家都说进京难,有机会进京,那就进吧!

  1992年10月,我从东北调至北京。当时中韩刚刚建交,越来越多的韩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大规模招聘懂韩国语的当地员工。我是朝鲜族人,有语言的优势。这之前,我一直带着保守的思想,认为既然辛辛苦苦地读了四年的医药专业,放弃了岂不可惜?但到了北京之后,环境改变了我的想法。如果有机会的话,尝试着做其他的事儿也未尝不可。就这样,我打破了保守的观念,在自我矛盾的状态下,经过一段思想斗争,还是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开始尝试着做自己没有做过的工作。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先是进入了一家规模不大的韩资企业。虽然美其名曰是办事处长,但实际上却是杂七杂八的事儿都得做,更像是一个办公室的文秘人员。然而这份工作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让我接触到了韩国朋友,了解到了他们的习俗与文化。

  1994年10月,公司派我去韩国进修两年,这可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在这之前,我并没有太多地关注过三星,大致认识和了解三星还是我到韩国之后的事。那时走在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三星的广告牌;到韩国朋友的家里做客,用的多是三星生产的电器;人们手里拿的,多是三星生产的Anycall;人们身上穿的,多是三星制作的“佳乐喜”,可以说“三星”在韩国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俗话说“人往高处走”,要是能有机会去三星这样大的外企工作,那我的职业舞台会更大,我个人的发展也会更好。这是我当时萌生的一个念头。

  大约过了1年多的时间,这样的机会真的就来了!当时我进修的地点是在釜山,有一天,首尔的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一个消息,说三星首尔研修院要外聘汉语讲师,问我要不要试一试。听了聘用的条件,我觉得自己基本符合要求就一口应承下来。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旦遇到就一定要把握住。这一试,我成功了。当负责人正式通知我通过的时候,我别提有多高兴了。有机会接触到大企业,意味着我要学的东西更多了。带着这样的期待,我等待着去首尔的日子。可是,还有一件事要去面对,那就是该怎样向釜山的老板交代。

  眼看上课的日子就要到了,不能就这么错过机会。我这样想着,决定找机会向老板“摊牌”。一天中午,我在职工餐厅吃饭,打好饭坐到了老板的对面。当时只有两位中方员工在那里进修,所以大家对我们这两位中国朋友都比较热情。看到我微笑着坐在了对面,老板也微笑着问长问短。我们的非正式谈话就这样开始了,非常凑巧的是当时放在餐厅不同角落的电视机里正在播放有关三星公司的新闻节目,这让我很快找到了话题。我心想,这真是天时、地利,就差人和了。

  “金总,像三星这样的公司员工招聘是不是很严格呀?”“当然啦,它是韩国国内一流的企业,挑选员工可是百里挑一。”接着我又问了一句:“他们在国内招聘外籍员工吗?”“嗯,但招的不多。做翻译、中文辅导等工作,还是中国员工更合适。”“那如果我有机会去三星工作,您能同意吗?”我开玩笑道。

  老板也开玩笑地回答道:“好啊,如果能去你就去吧……”我为自己设下这一欲擒故纵的圈套而暗自兴奋。

  是该正式与老板摊牌了,我这样想。

  我期盼着老板能像开玩笑那样,轻松地答应我的请求。但同时我也明白,毕竟进修的机会是公司给的,如果不同意也不能强行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做人得讲道理。

  幸运的是,那位老板最终还是同意了我的请求,临走还关切地说了这样一段话:“三星在韩国是最优秀的企业,他们选拔和任用员工的要求非常严格。今天你能有机会去三星工作,这也是我的荣幸,说明我没有选错人,好好干吧!”时至今日离开三星,我的耳畔仍回响着这段朴实而真挚的话语,令我感动。机遇,有时除了靠自己去把握之外,还要有人相助,我由衷地感谢那些在我职业生涯的道路上帮助过我的人。

  第一天授课,因为不熟悉交通,担心迟到了影响学员,五点半我就起床了。用一片面包、一杯牛奶对付了早餐,之后就匆匆上路。不到11点,肚子就饿得咕噜咕噜地叫。当中午下课,进到洗手间洗手的时候,我一抬头,通过镜子的反射,看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事:一个穿着干净整洁的阿主妈(这是韩国一种比较随意的叫法,称已婚且年长的妇女为阿主妈,但不是在什么场合都能这样称呼)席地而坐,铺在她前面的一块白布上放着几个餐盒,盖子都是打开的。我不禁回头看了一下,她微笑着礼貌地和我打招呼。再看看地上放的东西,不同的餐盒里分别装着米饭、酱汤、鱼仔酱,还有一样就是韩国人喜欢吃的辣白菜。看到这位清洁工吃得如此美味,我忘记了这是什么地方,真想过去一起吃上两口……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在“输出”的地方,还可以“输入”,真的让我大吃一惊。但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思考。我认真地观察了那里的环境:空气中除了散发着淡淡的茉莉花香,没有一点儿其他的气味儿;洗手的大理石台面闪着亮光,没有一处溅水的痕迹;镜子擦得亮晶晶的,看不到一个斑点;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找不出一丝灰尘,一切都是那么整齐有秩序。难怪可以坐在“茅房”的地上吃饭呢!下午再去时,清洁工依然礼貌地打招呼,依然一刻不停地擦、洗、扫……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时常看到这位清洁工兢兢业业工作的身影。

  后来加入到中国三星,我从事了培训工作,这个例子就成了我在进行《员工职业化素养提升训练》课程中必讲的一个鲜活的案例。

  如何能让员工具有如此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主人意识,这是很多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要培养员工认真做事的习惯和敬业的态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保持一贯性,持续营造这样的环境和氛围,并且积极制订计划,系统地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

读书导航